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诚”的理论建构——试论儒家道德体系的理论化过程的中期报告 “诚”是儒家道德体系中最核心的概念之一,也是儒家思想体系的理论建构的重要基石。本文试图以此为切入点,探讨儒家思想体系中“诚”的理论建构过程。 一、前期的“诚”的概念建构 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提出了“诚”的概念,但这时的“诚”还不是一个明确的概念,它跟“信”、“实”、“恪”等词是相通的。《论语》中有“诚以待之,毋违,违之则复返矣”、“君子语诚于远方”等句子,这说明“诚”在孔子时期就已经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到了战国时期,儒家思想逐渐形成,并且逐渐具有理论化的趋势。这时,“诚”的概念逐渐被深化和丰富。例如《孟子》中有“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欲尽其性而不加以阻碍,以达其所能,则曰君子之道”等句子,这说明在战国时期,“诚”的概念已经逐渐与“人性”的概念融为一体。 不仅如此,在战国时期,公孙龙等儒家学者还对“诚”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述。公孙龙认为,“诚”是人与天地之间的纽带,是人与天地相融的关键。他说:“诚之者,精神之至也(《论衡·说六》)。”这说明在战国时期,“诚”的概念已经开始向精神层面发展。 二、中期的“诚”的概念建构 秦汉时期,儒家思想进一步发展,儒家经典的数量和体系化程度都进一步加深。这时,“诚”的概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不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道德概念,而是涉及到哲学、宇宙观等方面。 首先,“诚”被认为是明天下之大道,这里的“天下”不再仅仅指社会上的各个阶层,而是包括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这种思想使得“诚”的概念从形而上学的层面上得到了发展。 其次,“诚”也被认为是宇宙的基本法则。汉儒和魏晋时期的儒家学者们认为,“诚”包括了道德、自然、天理等一切重要的方面,是宇宙本身的一种存在方式。这种思想强调了“诚”的哲学意义,使得“诚”的概念更加的深刻和丰富了。 三、后期的“诚”的概念建构 宋明理学时期,儒家思想更为成熟,经典的内容和体系更加完备。这时,“诚”的概念不仅被理论化,而且被具体化了。 首先,“诚”的内在策划被提出。朱熹认为,“诚”的实现需要内在的策划,这种策划包括思考、探索和指导自己,使得自己的人性能够达到完美化的状态。 其次,“诚”的实现需要道德修养。王阳明在“诚”这个问题上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诚”是人的本性,只有通过道德修养,即“知行合一”,才能实现“诚”。 综上所述,儒家道德体系中“诚”的历史演进经历了前期的概念建构、中期的理论化、后期的具体化三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诚”的概念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发展,从最初的道德概念逐步发展为透彻的哲学概念。这个过程也可能对儒家思想体系的理论建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