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食用油运载容器技术条件》 编制说明 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 2014年10月 1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食用油运载容器技术条件》产品标准是根据国家标准化委员会《2010年制修订国家标准项目计划》的要求,由国家粮食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负责进行制定,并且为此专门成立了《食用油运载容器技术条件》产品标准起草小组,负责进行本标准的各项工作, 1.2任务完成单位 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和中粮黄海粮油工业(山东)有限公司完成。 1.3本标准主要工作过程 该标准制定任务下达后,即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组,明确了项目负责人,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开展本标准修订的各项工作。本标准的主要工作过程为: 1)为了保证标准的权威性,标准起草工作组查阅了国际标准最新的标准目录,通过国际互联网查阅了最近一段时间食用油运载方面国际标准的制修订情况。标准起草工作组参考相关运载容器的部分参数,搜集了目前常用食用油运载容器的相关参数,对上述指标及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整理,形成本标准的草案稿。 2)标准起草工作组组织征求全国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相关用户的意见,进行意见的汇总处理工作。2012年2月完成本国家标准《食用油运载容器技术条件》的征求意见稿,给企业等发送征求意见稿。 3)2012年3月,标准起草工作组参加了标准中期核查工作,期间专家给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建议工作组参考石油类相关运载容器技术条件制定本标准。 4)2012年9月,标准起草工作组在参考了大量石油液化槽车等的相关技术标准及规范之后,初步形成了本标准征求意见稿。 5)2013年2月,标准起草工作组第二次发出征求意见稿,征求各个企业的意见及建议。 6)2013年10月,工作组根据意见,重新修改了标准的制定方向,将标准从原来的偏向于使用操作规范方向,调整为容器本身要求的方向。工作组根据新的方向,重新开始查阅资料,进行修改。 7)2014年6月至10月,工作组大量了解了食用油运载容器现有条件,走访了相关企业,最终形成新的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向制造领域、应用领域及相关高校发送了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26条,课题组针对每个问题都做出了采纳或者不采纳的处理,详见意见汇总表。 8)2014年11月,标准起草工作组根据汇总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制定标准送审稿重新编写编制说明。由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管理中心组织标准学术委员会及全国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有关用户进行标准草案的审查工作。 2.国家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 2.1.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遵循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参考了国内外文献及一些企业的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制定的。 2.2.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有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技术要求、试验、运行管理与维护、检验、涂色、标志和其他共8项。 3.标准的强制内容 无。 4.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油的销量日益增多,食用油的运输日益频繁,然而运输市场上各种运载容器鱼龙混杂,质量良莠不齐,因此迫切需要制定本标准来规范市场,更好的服务大众。 4.1技术要求 在技术要求中,主要对基本要求、设计要求、环境要求、制造要求、可靠性要求、互换性要求和安全性要求7项进行了规定。 标准对容器的结构、容器罐体腐蚀裕度和罐体的最小壁厚都作出了要求,规定器罐体内应设置横向防波挡板,油罐的膨胀空间不应小于3%,容器的设计容量应考虑10%的余量。标准中还对容器上呼吸阀、人孔、护栏、上下油罐的梯子与管道做出了要求;标准中还规定了液位指示器、油位报警器以及罐体沉淀槽等。标准中规定罐体余油量不应大于额定容量的1%;应在罐体进、出油口设置静电收集器,并用拖地导线将静电导出;装卸用的管接头、阀门、仪表等,应集中布置,并设防护装置。容器的进、出油管布置应能确保不产生虹吸现象。 环境要求、制造要求、可靠性要求、互换性要求和安全性要求等也都做出了规定要求。 4.2试验 标准中对容器的试验做出了规定。其中盛水按GB18564.1规定执行并对动作试验、主要尺寸检查、外观质量检查及容量检定做出了规定。 4.3其他 标准中对运行管理与维护、检验和涂色、标志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5.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的制定可为国家食用油运载容器质量安全的评价、相关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贯彻执行提供技术保障。 6.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无。 7.国家标准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 建议将标准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名称定为“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