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员工薪酬管理制度 【热】员工薪酬管理制度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制度,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那么制度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员工薪酬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员工薪酬管理制度1一、目的为规范公司员工薪酬管理,根据工作内容、工作能力、工作表现和对公司所做出的贡献。切实做到外部具有竞争性,内部具有公平性,切实有效发挥分配的激励机制与约束作用,提高员工的积极性,特制订本管理规定。二、适用范围本管理规定适用于本公司全体员工。各部门必须严格按照此管理规定执行,未经总经理同意,任何个人和部门不得本规定执行。三、工资结构1、一线员工工资月工资=计件工资加班工资工龄工资奖金实习生工资暂定1500元,超出部分计入技术工资。2、技术工工资月工资=基本工资技术津贴加班工资工龄工资奖金(提成)技术津贴:技术津贴分为7级,每提高一级加薪200元。技术津贴标准具体如下表:3、样品工资月工资=基本工资技术工资加班工资工龄工资奖金(提成)技术津贴:技术津贴分4级,每提高一级加薪300元。技术津贴标准具体标准如下:4、班组长工资月工资=基本工资管理津贴加班工资工龄工资奖金(提成)管理津贴:管理津贴分3级,每提高一级加薪200元管理补贴具体标准如下:5、主管工资月工资=基本工资管理几贴加班工资工龄工资奖金(提成)管理津贴:管理津贴分3级,每提高一级加薪300元。管理津贴具体标准服下:6、部门经理工资月工资=基本工资管理津贴加班工资工龄工资奖金(提成)管理津贴:管理津贴分3级,每提高一级加薪500元。管理津贴具体标准如下:7、总监工资月工资=基本工资管理津贴加班工资工龄工资奖金(提成)管理津贴:管理津贴分3级,每提高一级加薪800元。管理津贴具体标准如下:四、工龄工资1、新员工入职满一年后,至第一个月开始计发工龄,正式员工每人每年加薪200元。2、工龄工资计算以劳动合同期限为准,满一年后在第一个月工资内同时发放。3、中途离职,按最近一次入职计算。离职前工作不计算工龄工资。4、在发放前离职(包括辞职、辞退)人员,已提出辞职申请或已经审批同意的员工,不享受工龄工资。当月事假超过7天不享受工龄工资。五、工资计算方法1、加班工资(1)因工作需要,进行加班必须有部门主管(经理)同意,并填写《加班申请单》,无加班申请单按《员工手册》考勤制度4.1条处理。(2)公司综合计算工时制和不定时工时制不计算加班工资。(3)加班工资的计算:加班工资=(基本工资津贴)÷26÷8×加班时数。2、事假和非工伤假期间不计发工资,期间基本工资、津贴、加班工资、工龄工资、奖金(提成)为0。3、在发工资前请假10天或请假超过30天,且在发工资时仍未上岗。工资暂停发放,到岗后一并发放,社会保险在当月或上个月工资中连续扣除。4、试用期员工工资按该员工实际出勤天数计算5、正常离职员工工资在公司发工资时一并发放。没有特批不得立即结算工资。六、薪资调整1、公司薪酬调整根据职等职级和《岗位异动管理办法》,结合考核结果确定。2、根据职等职级进行调薪时每个岗位最多可调整2级。一年之内最多调薪不得超过4次。3、同一职等调到最高职级时,薪酬无法再调。4、岗位异动,薪酬同时调整,薪酬调整幅度不得超过职等和职级规定的薪资。5、原则上薪酬每年只调整1次,根据员工个人能力和工作业绩进行确定。6、试用期员工转正:经部门、经理考核合格后,有员工本人填写《转正审批表》,逐级报批后,由行政部通知财务部开始调整薪资的时间,调整后的薪资标准。七、附则1、本薪酬调整管理规定解释权属行政部。2、本薪酬管理规定有董事长(总经理)批准后执行。3、根据法律本管理规定公示7天,7天内员工无异议后只第8条执行。员工薪酬管理制度2公司越强调“薪酬管理”,员工的“唯薪酬”观念就会越严重,对薪酬管理分配的公平性就会越挑剔,公司就越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薪酬管理上,就越会强调薪酬的问题。员工对薪酬管理制度不满意的原因有哪些呢?一、低于期望值:当员工的薪酬低于他的期望值时,就会对薪酬不满。而这个期望值只是员工个人的自我定位。一般而言,员工往往或过高估计自己在公司中的贡献和价值,自然也就有过高的期望值,自然就会有许多人对自己的薪酬不满。二、低于同等人员最高值:如果员工的薪酬低于同等人员最高水平的薪酬,也会产生不满的情绪,并且差距越大不满程度就越高。因为每个人对自己的优点,特长和对公司的贡献会牢记在心,甚至有些放大。但往往看不到别人的优点,特长和贡献,而比较容易将别人的缺点记忆深刻。特别是对于贡献比自己大的同等员工,出于本能的嫉妒,经常会认为他并不如自己。这种高估自己的心态,很难对自己和他人做出客观的评价,同时也产生了不满。消除这种不满的有效办法是在考评沟通时,直接上级与员工坦诚相待,对员工做客观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