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建立大鼠腰椎间盘针刺退变模型的实验研究的中期报告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大鼠腰椎间盘针刺退变模型,以探究其退变机制及寻找预防和治疗方法。目前已经完成了实验的中期,现将中期进展进行总结和报告。 1.实验动物 本实验使用SPF级别的雄性SD大鼠15只,体重均在250-300g之间。动物由济南大学动物中心提供,按照实验动物保护规定进行饲养和管理。 2.实验方法 2.1.建立腰椎间盘针刺退变模型 在麻醉状态下,将大鼠放置于手术台上,用无菌手术器械在椎间盘的中间区域10mm处插入直径为1mm、长度为5mm的针头,针头深度为2.5mm。然后,用5mm的直径为0.5mm的针头沿着深度为2mm的刚性管插入到间盘核。接着,旋转针头10次,以便创造损伤。术后给予适当抗生素防止感染。 2.2.观察动物行为变化 术后24小时、1周、2周、4周和8周时,对大鼠的行为进行观察并进行评估,包括正常行走、跳跃、拱背、撕咬、自我清洁等。 2.3.采集组织标本进行检测 在术后2周、4周和8周时,选择5只大鼠进行献血和处死。献血后,采用无菌技术取出腰椎间盘,进行组织学特征的形态学评估,包括肿胀、水肿和细胞增生等。同时,还将组织标本用于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关键分子的表达,如IL-1β、TNF-α、MMP-3和COL-II等。 3.实验进展 目前,已经完成了8只大鼠的手术和行为观察,并进行初步数据统计和分析。初步结果显示,大鼠在手术后出现明显的疼痛和不适感,持续时间较长。同时,大鼠的行为活动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出现了明显的运动障碍和抑郁行为。组织学检测结果显示,手术后间盘核组织出现了肿胀和水肿现象,并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细胞增生。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IL-1β、TNF-α和MMP-3的表达明显上调,而COL-II的表达下调。这些结果表明,本实验已经成功建立了大鼠腰椎间盘针刺退变模型,并且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4.下一步计划 下一步计划将继续进行实验,进一步观察大鼠行为和组织学变化,并开展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同时,还将开展针刺后康复治疗的实验研究,以探究该模型的治疗效果和预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