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亚洲季风区夏季大气热源季内振荡特征分析的中期报告 本研究中期报告旨在对亚洲季风区夏季大气热源季内振荡(ISV)特征进行分析。本报告分为四部分,分别为介绍、数据和方法、结果和讨论以及结论和展望。 一、介绍 亚洲季风区夏季大气热源季内振荡是指在亚洲季风区夏季期间出现的一种气候现象。它是指一种季节性的大气波动,通常被认为是由区域热源引起的。ISV在亚洲季风区夏季大气热源季节内主导着季风环流变化,对亚洲地区的气候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探究ISV的特征对于理解亚洲季风区夏季大气环流的变化并进行气候预测至关重要。 二、数据和方法 本研究使用1979-2018年间的ERA5再分析资料,从中选取2000-2018年的夏季(6月至9月)数据,通过对600hPa高度的波谱分析来识别ISV事件。分析ISV的特征包括其时空分布、等压面风场和纬向风异常等。此外,还使用EOF(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方法对ISV的时空演变进行分析。 三、结果和讨论 研究发现,2000-2018年期间亚洲季风区夏季共出现56个ISV事件。其中,ISV事件的平均持续时间为8至10天,平均移动速度为4.5m/s。ISV在5°N至20°N的纬度范围内出现最为频繁。ISV的空间分布呈现出较强的东西向差异性,具有由西南向东北方向的传播特征。ISV事件主要发生在印度洋热带西部和南部海域,并在其中心位置形成出现持久的对流活动。此外,通过EOF分解发现,ISV的空间结构在不同季节内有所不同,且与地面海温异常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联系。 四、结论和展望 本研究对亚洲季风区夏季大气热源季内振荡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包括其时空分布、等压面风场和纬向风异常等。研究发现,ISV在亚洲季风区夏季大气环流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对该地区的气候产生了显著影响。但是,对于ISV的形成机制和其与其他区域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还需要更加深入的探讨。未来还需要通过多个数据源的比较和验证来进一步探究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