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案-江苏-2013_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6.rar
书錦****by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相关资料
学案-江苏-2013_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6.rar
3《6.3物质的溶解性(第四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结晶的两种的方法: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的原理、适用范围和基本操作。(2)知道粗盐提纯的方法和操作。(3)了解结晶现象及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结晶的两种方法的学习,体验分离物质的方法是由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性质决定的,并学会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适合的结晶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实验体验由实践获取知识的乐趣,初步形成知识来自于实践、又能指导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联想与启示】在
学案-江苏-2013_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6.rar
1《6.3物质的溶解性(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溶解度是对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了解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2)了解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关系以及溶解度曲线的意义。(3)了解常见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特点,学会利用溶解度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绘制溶解度曲线的活动探究,认识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实验体验由实践获取知识的乐趣,初步形成知识来自于实践、又能指导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学案-江苏-2013_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6.rar
4《6.3物质的溶解性(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感受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通过实验认识饱和与否跟溶液的“浓”、“稀”关系的不同。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实验,体会“饱和”、“不饱和”的概念和相互转化的途径,感受探究的的方法和思路。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实验认识“饱和”、“不饱和”与“浓”、“稀”概念间的正确关系,初步形成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联想与启示】在生活、生产中,人们有时需用溶质
学案-江苏-2013_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6.rar
1《6.3物质的溶解性(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溶解性的涵义。(2)通过活动与探究认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3)了解物质溶解性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等内容的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实验体验由实践获取知识的乐趣,初步形成知识来自于实践、又能指导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亲自体验】P166【联想与启示】你还记得以下的这些物质的溶解性吗?H2:溶于水O2:溶于水CO2:溶
学案-江苏-2013_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6.rar
3《6.2溶液组成的表示(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溶质和溶剂.能区分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2)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3)掌握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会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4)初步学会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实验技能2、过程与方法设计实验,讨论交流,理解和掌握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比较不同质量的同种固体形成溶液实验,初步形成科学的辨证唯物主义观.【教学设计】你知道的更多:举几例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在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