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电学层析成像激励测量模式及图像重建算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 电学层析成像激励测量模式及图像重建算法研究 【背景】 电学层析成像(ElectricalResistanceTomography,ERT)是一种非侵入性、无辐射、无污染、实时性良好的成像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流体力学、生物医学工程、地质矿产勘探等领域。ERT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电极阵列对待测对象施加电流,再测量电势分布,根据欧姆定律、卡曼定理等理论,计算出整个物体内部的电阻率分布,从而获得物体的空间电阻率分布。 目前,ERT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在特定条件下,如流体较为复杂或介质的电导率变化较大等情况下,ERT成像的准确性和空间分辨率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为了克服这些限制,新的ERT激励测量模式和优化的图像重建算法需要被开发和提高。 【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围绕上述问题展开,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基于多个电流源和电势探测电极的ERT激励测量模式及其对应的硬件设计和实现; 2.优化的ERT图像重建算法的设计和实现,包括正则化、迭代重建等基本方法的研究和改进; 3.利用新激励测量模式和优化算法对不同介质和复杂流体体系进行实验验证和成像分析; 4.针对实验结果对优化算法进行修正和改进,提高ERT的成像准确性和分辨率。 【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 1.开发新的ERT激励测量模式,拓宽ERT技术的应用范围; 2.优化ERT图像重建算法,提高ERT成像的准确性和空间分辨率; 3.发现ERT成像技术在流体力学、生物医学工程、地质矿产勘探等领域的新应用; 4.推动ERT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和推广,进一步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进步。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包括: 1.设计和制造ERT电压和电流源,采集和记录电势分布数据; 2.进行计算机模拟,分析和优化ERT图像重建算法; 3.基于新的激励测量模式和优化的ERT图像重建算法,开展实验验证和成像分析; 4.分析实验结果并对算法进行改进和修正。 【预期成果】 本研究预期取得以下成果: 1.开发一种新的ERT激励测量模式,提高ERT成像的准确性和分辨率; 2.设计和实现一种基于优化算法的ERT图像重建工具,提高ERT成像的准确性和空间分辨率; 3.实验验证新的ERT激励测量模式和优化算法的有效性,并分析和讨论实验结果; 4.在国内外相关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相关论文2-3篇。 【研究计划】 本研究计划分为如下阶段: 1.研究文献查阅和调研,明确研究方向和重点,设计研究方案和实验技术路线图,拟定实验流程和数据分析方法,安排实验人员和实验场地。 2.设计和制造新的ERT电压和电流源,开发电路板和系统软件; 3.利用多物理场仿真软件进行ERT图像重建算法的计算机模拟分析,包括正则化算法、迭代重建算法等基本方法的设计和评估; 4.基于新的激励测量模式和优化算法,开展不同介质和流体体系的ERT实验,采集和记录电势分布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和数据; 5.定量分析和比较优化算法对ERT成像结果的影响和改进效果,进一步修改和优化算法,提高ERT成像的准确性和分辨率。 6.撰写实验报告和学术论文,撰写研究总结和展望报告。 【参考文献】 [1]LiDP,LiB,LiJ,etal.2Dand3DERimagingofmetalstructuredpackingbyelectricalresistancetomography[J].ChemicalEngineeringScience,2018,193:131-142. [2]WangW,LeiGY,ZhangX,etal.Imagereconstructionofelectricalresistancetomographyusingmulti-objectiveoptimization[J].JournalofPhysics:ConferenceSeries,2021,1853(1):012142. [3]ZhangM,ZhangY,SongR.Real-TimeCerebralHemodynamicsMonitoringandERTImagingofTraumaticBrainInjuryinRats[J].JournalofMedicalSystems,2020,44(6):113. [4]XuJ,ZhangD,ZhaoP,etal.ImaginganddynamicobservationofdyedwaterflowfieldinaporousmediumwithERT[J].WaterScienceandEngineering,2020,13(2):11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