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6715164A(43)申请公布日2017.05.24(21)申请号201580052379.3(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22)申请日2015.07.2911105代理人张劲松(30)优先权数据2014-1638382014.08.11JP(51)Int.Cl.B60C27/12(2006.01)(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7.03.28(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15/0715402015.07.29(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6/024477JA2016.02.18(71)申请人株式会社车友地址日本东京都(72)发明人田边茂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7页附图10页(54)发明名称卷绕装置(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卷绕装置,伴随线的引出,操作单元自动地切换到阻碍线的引出的位置。在控制轮(18)的旋转动作的卷绕装置中,控制机构(22)具备:操作单元(30),其对阻碍相对于引出线(20)的方向的旋转的第一卡止齿(24a)及阻碍相对于卷取线的方向的旋转的第二卡止齿(24b)的卡合状态进行切换;切换机构,其在维持第二卡止齿(24b)的卡合状态的情况下,在进行了线(20)的引出动作后,将第二卡止齿(24b)推回至与齿部(18c)卡合的状态,在不维持的情况下,将操作单元(30)推回形成第一卡止齿(24a)的卡合状态的操作位置,转移至第一卡止齿(24a)与齿部(18c)卡合的状态。CN106715164ACN106715164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卷绕装置,具有:壳体;固定于所述壳体内的旋转轴;轮,其经由旋转施力单元轴支承于所述旋转轴;线,其一端固定于所述轮,并向所述旋转施力单元的施力方向被卷绕;控制机构,其控制所述轮的旋转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具备:多个齿部,其形成于所述轮;卡止单元,其具有:与所述齿部卡合而阻碍所述轮相对于引出所述线的方向的旋转的第一卡止齿、与所述齿部卡合而阻碍所述轮相对于卷绕所述线的方向的旋转的第二卡止齿;操作单元,其进行所述卡止单元中的所述第一卡止齿和所述第二卡止齿相对于所述齿部的卡合状态的切换;切换机构,其在所述操作单元维持形成所述第二卡止齿的卡合状态的操作位置的情况下,在进行了所述线的引出动作后,以所述操作单元为基准,将所述卡止单元推回至所述第二卡止齿向所述齿部卡合的状态,在所述操作单元不维持形成所述第二卡止齿的卡合状态的操作位置的情况下,以因所述线的引出动作而解除了所述第二卡止齿的卡合状态的所述卡止单元为基准,将所述操作单元推回形成所述第一卡止齿的卡合状态的操作位置,并向所述第一卡止齿与所述齿部卡合的状态转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棘轮弹簧,其在所述第一卡止齿与所述齿部卡合的状态下,在所述轮进行的所述线的卷绕动作之后,以使所述第一卡止齿向与所述齿部卡合的方向被推压的方式对所述操作部施力。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扭转弹簧,其在所述卡止单元与所述操作单元之间设置相对于向操作方向的工作的不可动区域,以将所述不可动区域维持在所述第二卡止齿的卡合方向的方式使所述卡止单元和所述操作单元反弹。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止齿的从所述卡止单元的旋转中心向所述第一卡止齿的卡合面延伸的直线与所述卡合面所形成的角为90度以下。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止齿以从所述卡止单元的旋转中心向所述第二卡止齿和所述齿部的接触点下拉的垂线为基点,在卡合方向和卡合解除方向这两方向具有与所述齿部的接触面。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止单元具备多个所述第一卡止齿。2CN106715164A说明书1/7页卷绕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卷绕线的装置,特别是涉及适于卷绕轮胎防滑所附带的紧固用的线的卷绕装置。背景技术[0002]作为卷绕轮胎防滑的紧固用线的装置,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技术。[0003]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卷绕装置以通过弹力卷绕线的轮、设置于该轮的外周上的齿部、与该齿部啮合的卡合单元、收纳它们的壳体为基础构成。卡合单元具备用于抑制轮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的的啮合面,通过一体形成于卡合单元的操作部的操作,可以选择任意的啮合面与齿部啮合的位置。[0004]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卷绕装置,其基本的构成也与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卷绕装置相同。作为不同点,具有将卡合单元和操作部分体地形成这一点。[0005]现有技术文献[0006]专利文献[0007]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登录第3129055号公报[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