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目录 一、研究意义和现状与发展........................................-2- 二、电磁干扰与电磁兼容基本原理..................................-3- (一)电磁干扰的基本原理....................................-3- (二)电磁干扰三要素........................................-4- (三)电磁干扰传播途径......................................-4- 三、电磁干扰的耦合方式..........................................-4- (一)电路性耦合............................................-4- (二)电容性耦合............................................-5- (三)电感性耦合............................................-5- 四、电磁干扰的抑制..............................................-6- (一)屏蔽..................................................-6- (二)滤波..................................................-6- (三)接地..................................................-7- 五、结语........................................................-7- 参考文献........................................................-7- 0 电磁干扰与电磁兼容性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介培了电磁兼容(EMC)研究意义、研完现状及其研究方法。本文还分析了传导性 电磁干扰的基本原理,井介绍了传导性电磁干扰的共模(CM)和差模(DM)干扰模型。在分析传 导性电磁干扰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本文还介绍了传导性电磁干扰的三种耦合方式。包括电路 性耦合、电容性耦合和电容性耦合。接着本文介绍了抑制电磁干扰的一般方法,并分析了屏 蔽、接地和滤波三种重要的电磁干扰抑制措施。 关键词:电磁兼容电磁干扰模型耦合方式干扰抑制 一、研究意义和现状与发展[1][4][10] 当前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已具有浓厚的电磁环境内涵。随着城市人日的迅速增长,汽车、 电子通信、计算机与电气设备大量进人家庭,空间人为电磁能量每年都再增长,21世纪电 磁环境恶化已成定局严重恶化的电磁环境对人类生活日益依赖的通信,计算机与各种电子系 统都将造成灾难性的危害。电磁干扰除了可能对系统的效能有着重大的影响,其影响如图1 所示。为此世界各国均十分重视愈来愈复杂的电磁环境及其广泛的影响,电磁兼容技术是由 过去的。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演变而来的。而人们对电磁干优的研究工 作可追溯 到19世纪,希维赛德于1881年写的“论干扰”一文可算得上最重要的早期文献,此后 188年柏林电气协会成立了干扰问题委员会,紧接着在1889年英国邮电部门开始研究其通 信干扰问题。到本世纪20年代以后,各先进工业国家都日益重视EMC的研究,成立了许多 相关的国际组织。本世纪40年代,为了解决由于飞机通信系统受到电磁干扰造成飞行事故 的问题,开始较为系统地进行EMC技术的研究。美国自1945年开始,颁布了一系列电磁兼 容方面的军用标准和设计规范,并不断加以充实和完善,使得EMC技术进入新的阶段。60 年代以来,现代电子科学技术向高频、高速、高灵敏度、高安装密度、高集成度,高可靠性 方向发展,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渗透到了整个社会的每个角落。因而发达国家在EMc研 究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形成了EMC热。电磁兼容性问题在国内发展相对较晚,70年 代以来,国内对电磁兼容性问题也引起了重视。特别是我国海军舰船,由于对电子设备几及 舰船总体设计没有提出电磁兼容性要求,造成舰船设备的相互干扰,使其通信、探测、导航 能力等下降,从而引起了广泛的重视,筹建了国内第一个电磁兼容性实验研究室。其后,一 些军种、部门及大学陆续建立了电磁兼容性实验研究室,电子及电气设备研究、设计及制作 单位也都纷纷配备了电磁兼容性设计人员。目前,参照国外相应标准,我国已系统的制定了 一整套军用及民用电磁兼容性标准及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