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普通植物病理学GeneralPlantPathology第九章植物病害防治的 基本原理和方法寄主一、植物病害防治: 通过人为干预,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改变植物、病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减少病原物的数量,削弱其致病性,保持与提高植物的抗病性,优化生态环境以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1)选用及培育抗病品种; 2)加强整地、施肥、管理,增强植物生长势,提高抗病性; 3)施用保护性杀菌剂,保护植株不受侵染。1)实行植物检疫,防止病原物传入; 2)砍除病株及转主寄主,清除病株残体以减少侵染来源; 3)土壤消毒和轮作以减少土壤中的病原物; 4)消灭媒介昆虫,防止接种体传播; 5)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的化学和热力处理,以杀死其中 携带的病原物; 6)喷洒或注射杀菌剂进行化学治疗。理论上,这三个方面只要有一个方面的措施有效,就可以防止病害发生或流行。 生产实践中,大多数病害不能用单一的方法取得满意的防治效果。只有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才能控制病害流行。综合防治:从农业生态系的总体出发,根据病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病害造成的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的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第二节植物病害防治的方法植物检疫:又称为法规防治,其目的是利用立法和行政措施防止或延缓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它是整个植物保护中一项带有根本性的预防措施。 3)当危险性病、虫、杂草传人新区时,采取紧急措 施,就地彻底肃清。1)危险性的病、虫、杂草; 2)局部地区发生的; 3)主要通过人为因素远距离传播的。二、农业防治具体措施:1)病原物遇不到适宜的寄主使得接种体数量降低; 2)改变土壤中微生物区系,造成不利于病原微生物增长的土壤环境条件,还可以促进土壤中拮抗微生物的活动,抑制病原物的滋长; 3)调节地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能,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寄主植物抗病性。(一)定义: 利用化学药剂(杀菌剂)杀死或抑制病原生物的方法。化学保护—保护剂 化学治疗—治疗剂 化学免疫—免疫剂 保护性杀菌剂:施在植物表面,保护植物不受侵染的药剂。 特点:不被植物吸收,对已侵入的病原物无效,必须在病原物 侵入以前使用,喷周到。 常用保护剂:波尔多液、代森锌、石硫合剂、百菌清治疗剂:是能渗入或能被植物吸收到体内,作用于已经 侵入植物体内的病原物的药剂。 治疗剂必须具备内吸和传导两种性能。化学免疫:使用化学药剂后诱导寄主植物产生抗性,从 而减轻病害的发生。 免疫剂:是能提高植物对病原物的抵抗能力的化学物质。 (三)化学防治的方法1、种苗处理3)闷种:是用少量的较高浓度药液均匀喷洒于种子表面, 而后覆盖堆闷一定时间后再播种。用药剂拌种可使种子表面附着一层药剂,不仅可以消灭种子表面的病原物,有的也可以消灭种子内部的病原物,播种后还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防止种子周围土壤中的病原物对幼苗的侵染。 4)种衣剂:种子包衣,杀菌剂缓慢释放, 有效期长有挥发性的或有熏蒸作用的药剂。 注意:有些药剂对人畜有毒,药害,影响种子发芽和 幼苗生长。 土壤处理的方法有穴施、沟施、浇灌、毒土及注射等应注意的事项: 1、喷药量:浓度过高会造成药害和浪费,浓度过低则无效。 2、喷药时间和次数: 3、药害 一般在幼苗期和开花阶段容易产生药害。 高温、日照强烈或雾重、高湿容易引起药害。是在热源的作用下药剂挥发,或在药剂中加入发烟剂、燃烧剂使其燃烧产生烟雾。 用烟雾剂时需要密闭棚室,以增强防治效果。大棚中广泛使用。(四)抗药性的产生1、用最低的用药量和最少的用药次数,来减轻农药对病原物的选择压力; 2、不要长期使用同一种药剂,要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药剂; 3、要了解每类药剂的交互抗性和负交互抗性的情况,对已产生抗药性的农药,应改用与其有负交互抗性的农药品种; 4、内吸性杀菌剂和传统杀菌剂混合使用,是减少抗药性产生的方法之一。四、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1、引种 2、选种 3、杂交育种 4、诱变育种 5、遗传工程育种目的:在适宜于发病的条件下用一定的病原物人工接 种或在该病害的自然流行区,比较待测品种与 已知抗病品种的发病程度来评价待测品种的抗 病性。 方法:1、抗病性的田间鉴定 2、抗病性的室内鉴定 劣势小种上升为优势小种——抗病品种大面积种植后,病原菌群体中适应性强的稀有毒性小种逐步积累,并最终在数量上占有优势,而成为优势小种. 新的生理小种出现————病原菌群体由于发生变异而产生新的毒性小种,造成病害的严重流行。 1、垂直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 2、轮换使用具有不同抗病基因的抗病品种 3、利用多抗性品种 4、利用水平抗性品种 5、利用耐病品种五、生物防治1、抗菌作用 2、竞争作用 3、重寄生作用 4、溶菌作用 5、交互保护作用 6、捕食作用1、抗菌作用2、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