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无线Adhoc网络环境下TCP性能改进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在无线Adhoc网络中,每个节点都能够使用自身的无线接口与其他节点直接通信,彼此之间无须经过中心节点转发,因此无线Adhoc网络不需要固定的基础设施即可实现网络连接,适用于需要灵活网络部署的环境。无线Adhoc网络的研究领域涉及多个方面,其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是TCP在这种网络环境下的性能问题。 由于无线Adhoc网络具有不可靠性、可变的链路质量、多路径传输等特点,使得传统TCP协议的性能表现不佳,容易出现链路拥塞、数据包损失、延迟增大等问题,从而影响网络性能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因此,对TCP在无线Adhoc网络中的性能进行研究和改进显得十分必要。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旨在针对无线Adhoc网络环境下TCP的性能瓶颈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以提高网络的性能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具体研究目的和意义如下: 1.分析无线Adhoc网络环境下TCP的性能问题,探究其原因和影响因素; 2.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TCP的协议,针对无线Adhoc网络环境下的特殊性,采用不同的算法和策略进行优化; 3.利用仿真实验进行验证和评估,分析改进TCP协议对无线Adhoc网络性能的影响。 三、论文结构和内容安排 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章:绪论 介绍无线Adhoc网络的背景和研究现状,阐述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描述论文的结构和内容安排。 第二章:无线Adhoc网络环境下TCP的性能问题分析 对无线Adhoc网络下传统TCP协议的性能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其原因和影响因素。阐述无线Adhoc网络的特殊性和TCP在这种网络环境下面临的挑战。 第三章:基于TCP协议的改进策略 在第二章的基础上,针对无线Adhoc网络环境下TCP的性能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TCP的协议,并描述其实现原理、关键技术和算法策略。 第四章:仿真实验与数据分析 采用NS2网络模拟器对所提出的改进TCP协议进行仿真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分析改进TCP协议对无线Adhoc网络性能的影响。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总结全文,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展望,探讨未来改进TCP协议在无线Adhoc网络中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方面。 四、预期结果及贡献 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达到以下结果和贡献: 1.通过分析无线Adhoc网络环境下TCP的性能问题和应用场景,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TCP的协议,并描述其实现原理、关键技术和算法策略; 2.利用仿真实验进行验证和评估,分析改进TCP协议对无线Adhoc网络性能的影响,从而找到最优的协议优化方案; 3.对无线Adhoc网络环境下TCP的性能问题进行全面认知和深入理解,为无线Adhoc网络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五、参考文献 [1]WangH,LiK,DuP,etal.ImprovingTCPperformanceovermobileadhocnetworksbyexpeditingRouteDiscovery[C]//2016IEEEWirelessCommunicationsandNetworkingConference(WCNC).IEEE,2016:1-6. [2]LiX,GargHK.ExperimentalinvestigationofTCPovermobileadhocnetworks[J].ComputerNetworks,2003,42(6):773-794. [3]MitsuyaY,HigashinoT,KatoN.TCPperformanceoverwirelessadhocnetworks[C]//IEEEInternationalWorkshoponMobileAdHocNetworkingandComputing.IEEE,2000:165-172. [4]KamatR,BalakrishnanH,SeshanS.Exploitingsimilarityformulti-homedmobilecommunication[C]//Proceedingsofthe4thACM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obilecomputingandnetworking.1998:110-121. [5]KarpB,KungHT.GPSR:greedyperimeterstatelessroutingforwirelessnetworks[C]//Proceedingsofthe6thannual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obilecomputingandnetworking.2000:24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