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7242214A(43)申请公布日2017.10.13(21)申请号201710666353.9(22)申请日2017.08.07(71)申请人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地址618000四川省德阳市嘉陵江西路4号(72)发明人卢正(74)专利代理机构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51221代理人熊晓果冯精恒(51)Int.Cl.A01K87/00(2006.01)A01K89/015(2006.01)A01K87/06(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54)发明名称触发式鱼竿(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鱼竿,特别涉及触发式鱼竿,包括鱼竿本体,所述鱼竿本体上分别设有轮座、支撑装置和转盘装置,所述转盘装置内设有弹性件一及与弹性件一同轴连接的线盘一和线盘二,所述轮座上设有线轮,所述线轮上的钓线绕结于所述线盘一上,所述支撑装置上设有触发装置,所述触发装置包括传感器、控制装置和联动机构,所述传感器与线盘二上下端分别与弹性拉线连接,所述鱼竿本体与轮座采用可转动方式连接,所述轮座上还设有与鱼竿本体连接的弹性件二,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解决了目前已有的自动弹簧竿对于鱼吞钩后游向岸边,因钓线没有受拉力作用,导致鱼竿不能自动弹起,从而影响鱼的上钓率的问题。CN107242214ACN107242214A权利要求书1/1页1.触发式鱼竿,包括鱼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竿本体(1)上分别设有轮座(2)、支撑装置(3)和转盘装置(4);所述转盘装置(4)内设有弹性件一(41)及与弹性件一(41)同轴连接的线盘一(42)和线盘二(43);所述轮座(2)上设有线轮(5),所述线轮(5)上的钓线(6)固定在所述线盘一(42)上,所述支撑装置(3)上设有触发装置(7),所述触发装置(7)包括传感器(71)、相关联传感器(71)的控制装置和控制锁定或释放支撑装置(3)的联动机构(72),所述传感器(71)与线盘二(43)的上下端分别与弹性拉线(8)连接,所述传感器(71)用于接收来自转盘二(43)上弹性拉线(8)的拉力变化信号;所述鱼竿本体(1)与轮座(2)采用可转动方式连接,所述轮座(2)上还设有与鱼竿本体(1)连接的弹性件二(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发式鱼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装置(4)还包括外壳(44),所述外壳(44)由上壳体(441)和下壳体(442)扣合而成,所述弹性件一(41)的一端与转轴(45)采用销式固定,另一端与外壳(44)的内壁上采用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发式鱼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一(41)为平面涡卷弹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发式鱼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4)上还设有用于固定转盘装置(4)的扣合装置,所述扣合装置包括弹性软带(46)及与弹性软带(46)适配的活动扣(4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发式鱼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盘一(4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挂钩,所述弹性拉线包括上部拉线和下部拉线,所述上部拉线(81)和下部拉线(82)的两端分别穿装于传感器(71)和挂钩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发式鱼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二(9)为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挂于轮座(2)和鱼竿本体(1)上并处于拉伸状态,所述支撑装置(3)包括设置在轮座(2)上的支撑杆(31)和设置在鱼竿本体(1)上与支撑杆(31)适配的滑槽(32)。2CN107242214A说明书1/4页触发式鱼竿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鱼竿,特别涉及触发式鱼竿。背景技术[0002]钓鱼时将鱼成功钓起,是垂钓者的希望和目的,实践表明,垂钓过程中的鱼能否被成功上钓,关键在于把握鱼在食饵时的抬竿起鱼的时机,因为鱼在食饵时都十分谨慎,当其感觉到有线、有钩、有阻力等情况时,会很快吐食而不再继续食饵,常规钓鱼时都是垂钓者凭感觉或经验,在感觉有鱼食饵时人工起竿,但人工起竿常很难掌握住起竿的最佳时机,甚至可能因起杆动作的迟缓反而给食饵的鱼发出了警示信号,或由于精力不集中而错过抬竿起鱼时机,所以鱼的上钩率往往不高,目前已有的自动弹簧竿对于鱼吞钩后拉动钓线,鱼竿沿轮座向上转动弹起中鱼的效果较好,但是对于鱼吞钩后带动钓线向岸边回游时,鱼线松弛,导致鱼线没有受拉力作用,使鱼竿不能自动弹起,从而影响鱼的上钓率。综上所述,目前亟需一种技术方案解决目前已有的自动弹簧竿对于鱼吞钩后带动钓线向岸边回游时,鱼线松弛,导致鱼线没有受拉力作用,使鱼竿不能自动弹起,从而影响鱼的上钓率。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已有的自动弹簧竿对于带动钓线向岸边回游时,鱼线松弛,导致鱼线没有受拉力作用,使鱼竿不能自动弹起,从而影响鱼的上钓率。[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