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特征点的医学图像配准与拼接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医学图像配准与拼接技术是医学图像处理领域的基础和重要部分,它可以将两幅或多幅医学图像进行位置、角度和大小等方面的校准,并将它们拼接在一起,形成大尺寸、高分辨率的完整图像。该技术广泛应用于病变检测、研究和治疗规划等方面,为医学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目前,医学图像配准与拼接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应用,然而它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需要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匹配,而不同图像之间的特征点数量、质量和位置存在差异,因此传统的配准和拼接方法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基于特征点的医学图像配准与拼接技术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和难点。 本论文旨在探究基于特征点的医学图像配准与拼接技术的研究,通过对不同图像中的特征点进行提取、匹配和验证,建立基于特征点的医学图像配准与拼接系统,并对其进行实验验证和性能评估,为医学图像处理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更为实用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研究基于特征点的医学图像配准与拼接技术: 1.研究医学图像配准与拼接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图像预处理、特征点提取、特征点匹配和配准算法等方面,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情况。 2.设计并实现基于特征点的医学图像配准与拼接系统,采用MATLAB或Python等图像处理工具,完成特征点提取、匹配、验证和配准等过程,实现图像拼接和重叠部分的优化。 3.对所设计的医学图像配准与拼接系统进行实验验证,采用不同的医学图像数据集进行测试和分析,评价系统的配准精度、鲁棒性和效率等指标。 4.分析实验结果和性能评估,总结所设计的医学图像配准与拼接技术的优缺点,探讨改进和优化的可能性和方向,为医学图像处理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预期成果和意义 本论文主要研究基于特征点的医学图像配准与拼接技术,设计并实现了相应的系统,并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和性能评估。通过对不同医学图像数据集的测试和分析,我们可以评估该系统的性能和效果,并探讨改进和优化的可能性和方向。 预期成果和意义如下: 1.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特征点的医学图像配准与拼接系统,该系统可以有效实现多幅医学图像的位置、角度和大小校准,并将它们拼接在一起。 2.对该系统进行了实验验证和性能评估,证明其具有较高的配准精度、鲁棒性和效率,可以满足医学图像处理领域的实际需求和应用要求。 3.分析了该系统的优缺点,探讨了改进和优化的可能性和方向,为医学图像处理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更为实用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四、进度安排 本论文的进度安排如下: 1.第一阶段(2021.10-2021.11):选题、调研和文献综述,确定研究方法和步骤。 2.第二阶段(2021.12-2022.02):设计基于特征点的医学图像配准与拼接系统,完成系统实现和验证。 3.第三阶段(2022.03-2022.04):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性能评估,总结系统的优缺点和改进方向。 4.第四阶段(2022.05-2022.06):完善论文的撰写和修改,形成完整的论文内容和研究成果。 五、参考文献 [1]BrownM,LoweDG.Recognisingpanoramas[C]//Proceedingsofthenin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mputervision,2003:1218-1225. [2]PhamDL,XuC,PrinceJL.Currentmethodsinmedicalimagesegmentation[J].Annualreviewofbiomedicalengineering,2000,2(1):315-337. [3]KuoCY,ChenYF,ChenRF.Acloud-basedimageretrievalsystemforsurgicalskillassessment[C]//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DistributedComputingSystemsWorkshops(ICDCSW),2014IEEE34th.IEEE,2014:10-16. [4]CoxTF.Multidimensionalscaling[M].CRCpress,2001. [5]JunS,YinJ,SunY.Medicalimageregistrationwithlandmarks[C]//2014IEEEConferenceonComputerVisionandPatternRecognition.IEEE,2014:307-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