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7697158A(43)申请公布日2018.02.16(21)申请号201710846992.3(22)申请日2017.09.19(71)申请人陈勇地址214500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东兴镇旺稼村北11组(72)发明人陈勇(74)专利代理机构靖江市靖泰专利事务所32219代理人陆平(51)Int.Cl.B62D5/06(2006.01)B62D5/08(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4页(54)发明名称一种用于插秧机的转向装置(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插秧机的转向装置,包括液压系统、转向控制系统;液压系统包括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动力源为发动机,液压系统动力元件为液压泵;执行元件为4个分别安装在四个车轮内侧的单作用液压缸,能够分别控制四个车轮的转角;控制元件包括三位四通电磁比例换向阀,三位四通电磁比例换向阀通过控制其比例电磁铁电流的大小无极地调节换向阀的开度;转向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中央控制器和角度传感器,中央控制器根据所选择的转向模式,调整车轮角度和液压系统油液的流动方向,根据不同的转向模式计算各个车轮转向角之间的关系,角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各个车轮内侧,在转向过程中,角度传感器测量各个车轮的转向角度,并反馈给中央控制器以不断消除转向角度偏差。CN107697158ACN107697158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用于插秧机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系统、转向控制系统;所述液压系统包括动力源、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所述动力源为发动机(1),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为液压泵(2);所述执行元件为4个分别安装在四个车轮内侧的单作用液压缸(8),能够分别控制四个车轮的转角;所述控制元件包括三位四通电磁比例换向阀(7),所述三位四通电磁比例换向阀(7)通过控制其比例电磁铁电流的大小无极地调节换向阀的开度;所述转向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中央控制器和角度传感器,所述的中央控制器根据所选择的转向模式,调整车轮角度和液压系统油液的流动方向,同时,根据不同的转向模式计算各个车轮转向角之间的关系,所述的角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各个车轮内侧,在转向过程中,角度传感器测量各个车轮的转向角度,并反馈给中央控制器以不断消除转向角度偏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元件还包括安全阀(6)、单向阀(5),所述单向阀(5)设于液压泵(2)之间连通的油路上,所述安全阀(6)与四个三位四通电磁比例换向阀(7)并联设置;所述的单向阀(5)为无簧单向阀,其额定流量不小于液压泵的最大流量,单向阀(5)具有防止液压缸内油液回流的作用;所述安全阀(6)为溢流阀,当液压系统的压力超过安全阀(6)设定压力时,安全阀(6)开启溢流,防止液压元器件因为高压而损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三位四通电磁比例换向阀(7)的三个位置分别控制液压缸的油路方向,中位采用O型机能,具有切断油路和锁止作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辅助元件,所述辅助元件包括滤油器(3)、油箱(4),所述滤油器(3)安装在液压泵的进油口处,其可以防止污物颗粒进入液压泵和其它液压元件中;所述油箱(4)为开式油箱,油箱内部的吸油区与回油区用隔板分开,以增大油液循环的路程、减缓油液循环的速度,隔板的高度不低于油面纸箱底高度的三分之二。2CN107697158A说明书1/4页一种用于插秧机的转向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插秧机的转向装置,属于插秧机转向控制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近年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装备生产和使用大国,但农机产品“大而不强”的局面普遍存在,随着国家“十三五”的实施,液压技术逐渐被引用到农业机械装备领域,农业机械也逐渐向着自动化、智能化高速发展。同时,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之一,2015年,中国水稻种植面积约为3000万公顷,占中国粮食作物总面积的30%,占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20%,确保水稻增产增收对维持粮食供给、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0003]插秧机长期在田块较小、道路狭窄、泥脚深度大的水田中工作,需要保证其正常行驶和转向掉头,这使得对其转向系统的设计极为严苛。现有量产的高速插秧机多为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存在以下缺点:(1)我国的水田地块大多较为狭小,现有的转向系统为前轮转向,转向角度小,转弯半径大,不易在狭窄的空间内实现转向、掉头;(2)现有转向方式固定单一,仅能依靠前轮转向,无法根据水田形状、插秧机行驶位置的需求调整转向方式;(3)现有插秧机为液压助力转向,而水田泥脚深度大,转向阻力大,操作方向盘较为吃力,长期驾驶易造成机手疲劳;(4)现有转向系统不利于实现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