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8088196A(43)申请公布日2018.05.29(21)申请号201711295781.1(22)申请日2017.12.08(71)申请人无锡艾科瑞思产品设计与研究有限公司地址214000江苏省无锡市建筑西路599号1幢305(72)发明人赵春城吴敏芳周朱晨刘金杰翟明明(74)专利代理机构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6代理人刘备(51)Int.Cl.F26B11/14(2006.01)F26B21/10(2006.01)F26B25/04(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54)发明名称一种鼓风式与机械式双重中药干燥设备(57)摘要一种鼓风式与机械式双重中药干燥设备,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安装座,安装座上固定设有调节装置,两个调节装置的顶端固定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中间处嵌设有轴承,轴承内圈固定设有转动杆,转动杆内部设有中空内腔,转动杆伸入到罐体内部,所述转动杆侧壁上均匀布置有若干圆盘,圆盘内设有连通腔,连通腔与中空内腔相连通,所述圆盘上开设有若干连通罐体内部与连通腔的通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转轴带动第二直齿轮转动,第二直齿轮驱动第一直齿轮转动,第一直齿轮带动转动杆转动,则热风可以通过通孔均匀喷出,同时转动杆上下运动,也可以使热风与中药进行充分的接触,对中药进行均匀有效的干燥处理。CN108088196ACN108088196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鼓风式与机械式双重中药干燥设备,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安装座,安装座上固定设有调节装置,两个调节装置的顶端固定设有支撑板,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柱,支撑柱内设置有开口朝上设置的凹槽,凹槽内设置有调节柱,调节柱顶端与支撑板下侧固定连接;所述凹槽内侧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环形挡板,环形挡板与调节柱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挡板与环形凹槽内底部之间通过第一弹簧相连接,所述调节柱底端固定连接有磁极,凹槽内底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支撑板中间处嵌设有轴承,轴承内圈固定设有转动杆,转动杆内部设有中空内腔,转动杆伸入到罐体内部,所述转动杆侧壁上均匀布置有若干圆盘,圆盘内设有连通腔,连通腔与中空内腔相连通,所述圆盘上开设有若干连通罐体内部与连通腔的通孔;所述转动杆上部固定设有第一直齿轮,第一直齿轮左侧啮合有第二直齿轮,第一直齿轮齿数大于第二直齿轮齿数,第二直齿轮下侧固定设有转轴,转轴下端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电机固定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转动杆顶端连接有旋转气管接头,旋转气管接头通过管道与热风发生装置相连接,管道上布置有引风机,所述热风发生装置包括外框体和内框体,外框体和内框体通过若干个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管道与内框体内部相连通,且内框体内部设置有加热电阻丝;所述圆盘之间固定连接有竖直杆,竖直杆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机械搅拌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鼓风式与机械式双重中药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体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鼓风式与机械式双重中药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体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鼓风式与机械式双重中药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机械搅拌装置包括水平杆,水平杆一端与竖直杆固定连接,水平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所述水平杆上套设有滑移块,滑移块与限位挡板之间的水平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滑移块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搅拌杆,搅拌杆上均匀布置有若干个搅拌凸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鼓风式与机械式双重中药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凸起呈三棱锥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鼓风式与机械式双重中药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顶部设有进料口。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鼓风式与机械式双重中药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下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上设有阀门。2CN108088196A说明书1/4页一种鼓风式与机械式双重中药干燥设备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干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鼓风式与机械式双重中药干燥设备。背景技术[0002]中药(TCM)主要起源于中国,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多为植物药,也有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由于太古时期文字未兴,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师承口授,后来有了文字,便逐渐记录下来,出现了医药书籍。这些书籍起到了总结前人经验并便于流传和推广的作用。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对于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