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8388320A(43)申请公布日2018.08.10(21)申请号201810308453.9(22)申请日2018.06.06(71)申请人无锡市翱宇特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地址214107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羊尖镇宛山村下山寺7号(72)发明人张鹏(51)Int.Cl.G06F1/18(2006.01)G06F1/20(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54)发明名称一种易于散热的计算机主机箱(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于散热的计算机主机箱,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通过固定箱、拉杆、滑轨、滑块、第一电机、支撑板、第一转轴、连接杆、风叶、进风口、主板、连接板、排风口、隔板、第二电机、伸缩杆、齿板、第二转轴、齿轮、固定杆、第三电机、第二防尘网、第三转轴和扇叶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计算机主机箱散热慢的问题,该计算机主机箱具备易于散热的优点,能够快速排出主机箱内的热量,避免了高温对元件的损伤,延长了计算机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计算机主机箱的实用性。CN108388320ACN108388320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易于散热的计算机主机箱,包括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箱(2),所述固定箱(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隔板(17),所述隔板(17)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8),所述第二电机(1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21),所述第二转轴(21)的表面套设有齿轮(22),所述齿轮(22)的表面套设有齿板(20),所述齿板(2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9),所述伸缩杆(19)的右侧与固定箱(2)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齿板(2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拉杆(3),所述拉杆(3)的左侧贯穿至固定箱(2)的左侧并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5),所述滑块(5)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滑轨(4),所述滑轨(4)的底部与机箱(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8),所述第一转轴(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远离第一转轴(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风叶(10),所述机箱(1)左侧的底部连通有进风口(12),所述机箱(1)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5),所述连接板(1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主板(14),所述机箱(1)的顶部连通有排风口(16),所述排风口(16)的内腔设置有第三电机(24),所述第三电机(24)的底部和顶部均通过固定杆(23)与排风口(16)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机(2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26),所述第三转轴(2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叶(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散热的计算机主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1),且防滑垫(11)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散热的计算机主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22)的表面设置有齿牙一,所述齿板(20)内壁的底部和顶部均设置有齿牙二,且齿牙二与齿牙一啮合使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散热的计算机主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6)的底部与支撑板(7)顶部的连接处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散热的计算机主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2)的内腔设置有第一防尘网(13),所述排风口(16)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二防尘网(25)。2CN108388320A说明书1/3页一种易于散热的计算机主机箱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易于散热的计算机主机箱。背景技术[0002]计算机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计算机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由此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计算机已遍及一般学校、企事业单位,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信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0003]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各元件的发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