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2.文化价值、古城肌理、街巷格局、民居意向街巷空间分析年代3.保护前的概况与存在的问题//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商业活动被吸引到旧城中来。增加了旧城的人口压力,加剧了苏州古城的居住拥挤状况。1958年,在北京拆城墙的影响下,同济大学师生正式提出保护苏州古城 1986年,,首次做出苏州古城保护详细规划,市政府多次委托高校和设计单位进行研究与设计 1995年,苏州市政府提出“重点保护、合理保留、普遍改善、局部改造”的古城保护方针。 1996年,依照贝聿铭大师的建议,召开了平江保护区规划专题研讨会,提交了“龙睛规划” (《苏州平江街区保护更新规划》)。 1997年,委托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编制了《平江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 1998年,平江历史街区正式被列为国家级的历史街区 2000年,国务院批准《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96-10)》,将古城保护范围确定为一城二线三片 2002年,平江历史街区保护整治工程启动 2003年,苏州规划设计院编制了《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重新修订了《苏州古城平江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平江路街景保护与整治工程已开始实施。 2004年,平江路的保护与整治工程竣工。 2005年,批准通过了同济大学编制的《苏州古城平江历史街区保护整治规划》 2006年平江历史街区项目获得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 2009年平江路获得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2010年,完成了平江路(河)及两侧河道清淤、码头修整、驳岸压顶、绿化补种等工程 5.保护的方法原则与规划的制定实施规划上合理划分了街区内的居住、商业、文物古迹、旅游服务、基础设施、绿化和更新发展用地的比例,街区内各类用地性平衡分布。每条街巷的具体地块划分——以潘儒巷为例古城传统街区保护与更新的16字方针对于整个苏州市采用“一体两翼”作为宏观上规划,古城西侧开辟新区,东侧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减轻古城区的人口压力,改善古城民居环境。 特别是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的划定 街区核心保护区——街内有文物古迹、历史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风貌环境所组成的核心地段。 街区建设控制区——为确保核心保护区的风貌、特色完整性,为整个街区保护与发展的长远利益,必须进行建设控制的地区。 对于平江历史街区的规划层次 ①片[整片保护]:从整体上保护欲控制历史街区,包括保护范围规定、历史风貌保护、空间环境保护、建筑高度保护、保护更新要求以及历史文化特征的继承和发扬等。 ②线[沿线修景]:保护与整治沿河、沿街重点地段的风貌与环境。 ③点[点修缮]:严格修缮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控制保护建筑、历史街区环境。 在“一体两翼”的基础上,确定“统一规划,分片设计,逐步改造的思想,将古城区划分为54个街坊。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造。 这种划分是依据河道进行的,是范围缩小便于控制。各个街坊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规划保护策略。 线/“修旧如旧”“以存其真”。规划首先以保护级别为标准把历史街区建筑分为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一般建筑和新建建筑4类,每一类都具有各自不同的保护要求,从而对应着不同的整治措施,以此保证街区的整体风貌和空间格局在能维持历史上原真状态。对症下药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一般建筑整治前后采取形似的建筑环境方面案例钮家巷方宅//旁边工厂旧址新建建筑汪氏诵芬义庄牌楼/功能置换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有的建筑风貌。 历史街区内进行功能置换的主要建筑类型为居住性民居。小型民居建筑占地少,布置自由,类型多样,建筑结构简单,可作为小型商业、酒吧及艺术家工作室等使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少数建筑可通过改建加层加楼梯的方法提高使用价值。大中型住宅在空间上有这样两个特点: 1、厅堂高大精致,因此常常利用这一点置换成为博物馆及高档会所,如贝家祠堂、山塘街会馆等; 2、苏州民居大院大都由数个或者数十个院落组合而成,每个院落由一进房屋、一个天井组成,这类民居常常被置换为旅馆类建筑,多进房屋作为客房使用。建筑色彩控制上注重微观:目前从整体来说街区的色彩还比较和谐统一,但是对细部的强调还远远不够,比如对屋檐、窗户的强调,对窗框和玻璃颜色的统一,对墙面广告、霓虹灯、店铺招牌的规范设置,甚至空调外机的隐蔽安放等还要加强控制。此外,适当采用新结构材料,如玻璃、钢结构等,在可控制的范围内与旧建筑形成对比,体现时代感。 为了获取更大的建筑空间,最有效的方式是加层和设置夹层。加层适合于基础和结构保存较好的一般建筑。这些建筑所处位置土地价值高、密度大,建筑外部缺乏多余的场地。加层可有效提高其土地利用率,也可丰富街区景观。 苏州历史建筑多为砖木结构,虽然历经百年,但是主体结构往往完好无损。在通过结构安全性鉴定的前提下,在上面加建一层一般并无大碍。下图是平江路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