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9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垂体和垂体病变影像垂体的解剖和功能 大小:0.5x1x1cm重0.5g 分部:腺垂体远侧部—垂体前叶 结节部 中间部 神经垂体神经部—垂体后叶 漏斗部4组成:各种内分泌细胞(形态、 功能不同) 功能:分泌激素垂体腺由垂体上、下动脉供血 垂体上动脉源于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和大脑后动脉 垂体下动脉源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并与对侧的垂体 下动脉形成吻合支,呈环状包绕神经垂体 垂体上动脉供应结节隆突和垂体柄 垂体腺前叶不直接接受动脉供血,而是由垂体的门脉 系统供血垂体上动脉 在静脉注射对比增强剂后,增强顺序垂体后叶下丘脑漏斗部垂体前叶 前叶和后叶静脉直接流向硬脑膜静脉窦 垂体病变垂体病变下丘脑-垂体后叶病变 垂体病变垂体前叶功能亢进、低下垂体病变垂体腺瘤1,催乳素细胞腺瘤:30%---闭经-泌乳综合症 2,生长激素细胞腺瘤:25%---巨人症、肢端肥大症 3,促肾上腺皮质细胞腺瘤:15%---柯兴综合症 4,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5% 5,促甲状腺细胞腺瘤:1% 6,多激素细胞腺瘤:12%GH+PRL 7,无功能细胞腺瘤WHO2000年垂体腺瘤按手术和影像表现分类 1部位 1.1鞍内 1.2鞍外(鞍上、蝶窦、鼻咽、海绵窦等) 1.3异位 2大小 2.1微腺瘤(φ≤10mm) 2.2大腺瘤(φ>10mm) 3生长方式 3.1膨胀性生长 3.2侵润硬脑膜、骨骼、神经或脑组织 3.3转移(沿脑脊液通路播散或全身转移),罕见影像学表现正常垂体影像学表现CT:横断面:显示不清 冠状面:平扫与脑白质密度相似 增强后显著均匀强化 21MRI:矢状面、冠状面 1,多数1cm以内 2,T1WI、T2WI等信号 3,垂体柄居中 4,强化均匀垂体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垂体腺瘤CT表现25262728微腺瘤 1,鞍内结节影 2,T1WI略低信号、T2WI略高信号 3,增强:相对低信号:强化低于正常垂体 (正常垂体先于肿瘤强化) 等信号(见于延迟扫描) 4,薄层动态增强:早期呈相对低信号 5,垂体柄偏移、鞍膈膨隆、鞍底下陷 30大多数垂体腺瘤由门脉供血,在增强早期垂体腺瘤的强化低于正常垂体组织,垂体微腺瘤的强化多迟于正常垂体腺前叶 有文献报道34.6%的垂体腺瘤可表现为早于垂体腺前叶的强化,可能与肿瘤由动脉直接供血或肿瘤内动脉扩张或肿瘤新生血管有关Newton等认为静注Gd-DTPA后扫描越早、越快,垂体微腺瘤的检出率越高。由于微腺瘤的强化晚于正常垂体前叶组织,于静注Gd-DTPA早期可见垂体微腺瘤和垂体前叶组织之间的对比度最高,而在扫描晚期两者之间的对比度下降动态增强(我们的数据) 正常腺垂体强化峰值见于58.5±28.4秒 垂体腺瘤的峰值见于117.3±39秒 腺垂体的强化程度为(204.4±77.2)% 垂体腺瘤的强化程度(147.7±91.6)%34垂体腺瘤和垂体腺的信号强度最大对比见于70秒左右,对比程度为(49±16)% 常规SE序列扫描的病灶检出率为30% 动态增强早期扫描的病灶检出率为55% 晚期扫描的病灶检出率为35% AA动态增强(小结)我院一组267例垂体腺瘤 90.3%向鞍上发展 26.6%向鞍下生长 39.9%向鞍旁生长 各组不同病理类型中,促性腺激素腺瘤95%向鞍上生长,PRL腺瘤55.7%向鞍旁生长,GH瘤43.1%向鞍下生长MRI特点4142T1WHagiwara等比较了174例垂体腺瘤MR特征,发现GH腺瘤较其他非GH组垂体腺瘤更易向鞍下生长,PRL组腺瘤较非PRL组更易向鞍旁侵犯(40%vs22.8%)多数GH瘤T2WI信号偏低 鞍上延伸部分较少 GH型微小腺瘤常伴蝶鞍扩大GH瘤内分泌颗粒丰富 其中丰富的蛋白是引起T2WI低信号的主要原因GH瘤喜向下生长的可能原因 1.GH激素使软组织增厚,鞍膈也可能增厚或变硬,使肿瘤向上受阻 2.GH激素降低骨密度,鞍底容易突破 3.GH激素使蝶鞍扩大 Kehrli等认为蝶骨内的引流静脉与中央静脉相通可能是部分垂体腺瘤不向鞍上生长而首先侵犯蝶骨的原因 4950垂体腺瘤出血的发生率为20-30%,以大腺瘤多见 垂体腺瘤出血:有作者假设出血是由于鞍膈切迹压迫肿瘤供血动脉使其血供中断所致;亦有作者认为肿瘤血管基膜不连续或肿瘤生长过快导致其血供不足,是造成肿瘤坏死、出血的原因525354侵袭性垂体腺瘤 垂体腺瘤向上侵犯视交叉、三脑室,向鞍底侵犯蝶窦或更远的结构以及颈内动脉被包绕等提示垂体腺瘤具有侵袭性 有6-45.5%的垂体腺瘤具有向周围结构侵袭的特性,属侵袭性垂体腺瘤 这类垂体腺瘤可超越垂体窝,侵犯周围的海绵窦、硬膜等组织,向下破坏蝶窦、斜坡,可向筛窦、鼻咽等方向生长;向上侵犯视交叉、三脑室甚至可侵犯下丘脑、颞叶,少数垂体腺瘤可沿脑脊液播散一般认为肿瘤细胞在镜下浸润硬膜为垂体腺瘤具有侵袭性的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