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8892075A(43)申请公布日2018.11.27(21)申请号201810743163.7(22)申请日2018.07.09(71)申请人黄山市麦佰机械自动化有限公司地址245200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富堨工业园(72)发明人夏太保李慧(51)Int.Cl.B66F7/12(2006.01)B66F7/28(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54)发明名称一种工业自动化用升降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自动化用升降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两端对称设置有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所述支撑板一和所述支撑板二上均设置有螺口一,所述支撑板一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支撑板一和所述支撑板二之间横穿设置有螺杆一,所述螺杆一的一端通过所述支撑板一上的所述螺口一和所述电机相连接,所述螺杆一上依次套设有齿轮一、齿轮二和齿轮三,所述齿轮二设置于所述齿轮一和所述齿轮三之间,所述齿轮一和所述齿轮三关于所述齿轮二对称,所述支撑板一和所述支撑板二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滑槽一和滑槽二,所述滑槽一和所述滑槽二均设置为对称式结构。有益效果:能够进行升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CN108892075ACN108892075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工业自动化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部两端对称设置有支撑板一(2)和支撑板二(3),所述支撑板一(2)和所述支撑板二(3)上均设置有螺口一(4),所述支撑板一(2)的一侧设置有电机(5),所述支撑板一(2)和所述支撑板二(3)之间横穿设置有螺杆一(6),所述螺杆一(6)的一端通过所述支撑板一(2)上的所述螺口一(4)和所述电机(5)相连接,所述螺杆一(6)上依次套设有齿轮一(7)、齿轮二(8)和齿轮三(9),所述齿轮二(8)设置于所述齿轮一(7)和所述齿轮三(9)之间,所述齿轮一(7)和所述齿轮三(9)关于所述齿轮二(8)对称,所述支撑板一(2)和所述支撑板二(3)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滑槽一(10)和滑槽二(11),所述滑槽一(10)和所述滑槽二(11)均设置为对称式结构,所述滑槽一(10)之间设置有滑板一(12),所述滑槽二(11)之间设置有滑板二(13),所述滑板一(12)和所述滑板二(13)上均设置有螺口二(14),所述滑板一(12)和所述滑板二(13)之间横穿设置有螺杆二(15),所述螺杆二(15)的两端通过所述螺口二(14)分别与所述滑板一(12)和所述滑板二(13)螺纹连接,所述螺杆二(15)上依次设置有齿轮四(16)、齿轮五(17)和齿轮六(18),所述齿轮五(17)设置于所述齿轮四(16)和所述齿轮六(18)之间,所述齿轮四(16)和所述齿轮六(18)关于所述齿轮五(17)对称,所述齿轮四(16)、所述齿轮五(17)和所述齿轮六(18)分别与所述齿轮一(7)、所述齿轮二(8)和所述齿轮三(9)相啮合,所述滑板一(12)和所述滑板二(13)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板(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自动化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一(6)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螺口一(4)与所述支撑板二(3)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自动化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一(12)和所述滑板二(13)分别与所述滑槽一(10)和所述滑槽二(11)相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自动化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一(7)、所述齿轮二(8)、所述齿轮三(9)、所述齿轮四(16)、所述齿轮五(17)和所述齿轮六(18)均设置为偏心齿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自动化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对称设置有支撑脚(20)。2CN108892075A说明书1/3页一种工业自动化用升降装置[0001]技术领域[0002]本发明涉及工业自动化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工业自动化用升降装置。[0003]背景技术[0004]类似升降机最早的出现应追溯到古代的中国及欧洲各国,当时都有以辘轳等工具垂直运送人和货物。现代的升降机是十九世纪蒸汽机发明之後的产物。1845年,第一台升降机诞生,当时使用的液体为水。1853年,美国人艾利莎·奥的斯发明自动安全装置,大为提高钢缆曳引升降机的安全。在近代我们用来升降货物的是一种木质梯子,用起来很不方便,攀登时比较危险。中国首个安装升降机的城市是上海。1907年,六层高的汇中饭店安装了两台奥的斯升降机。中国台湾第一部商用升降机则在日治时期1932年安装,位于台北市,当时称为流笼。国内生产的升降机,产品型号各异,提升高度有4米、6米、18米甚至达百米不等。选用国内外先进液压、马达、泵站系统、液压系统防爆装置和液压自锁装置。具有设计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