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8923220A(43)申请公布日2018.11.30(21)申请号201810740386.8(22)申请日2018.07.07(71)申请人芜湖博康机电有限公司地址241060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徽州路82号(72)发明人朱磊马能发李华郑凯邱亮亮施其兵方良周前宽张冲张静冯瑞叶立新张建军杨开文(74)专利代理机构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38代理人房文亮(51)Int.Cl.H01R43/052(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5页(54)发明名称一种改进型线束端子自动压接设备的引线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型线束端子自动压接设备的引线装置,涉及线束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基座、滑块、滑轮支架、定滑轮以及辅助导向机构,本发明首先利用引线圈将电缆线进行第一次引导,其次,引线圈以及引线孔的位置可调,以适应不同工况的需求,同时,定滑轮的设计,可以让电缆线能够平稳过渡,减少了引线过程中的阻力,最后通过辅助导向机构引至下一道工序,使得电缆线能够平稳运行。CN108923220ACN108923220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改进型线束端子自动压接设备的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滑块(2)、滑轮支架(3)、定滑轮(4)以及辅助导向机构,所述基座(1)上设有滑槽(5),所述滑块(2)滑动连接于滑槽(5)内且通过螺纹连接于滑块(2)上的螺钉一(6)与滑槽(5)定位,所述滑轮支架(3)垂直连接于滑块(2)上,所述定滑轮(4)转动连接于滑轮支架(3)上并通过螺纹连接于滑轮支架(3)外端的螺钉二(7)定位,所述基座(1)上还设有引导齿环(8),且引导齿环(8)位于定滑轮(4)的下方,引导齿环(8)的下方还可拆卸连接有引线圈(9);所述引导齿环(8)为一圆柱形的塑料件或橡胶件,引导齿环(8)上设有若干引线孔(81)和引线缺口(82),所述引线孔(81)和引线缺口(82)均以引导齿环(8)的轴心为中心周向分布;所述辅助导向机构包括安装板(18)和若干引线辊(19),所述引线辊(19)的轴心处转动连接有横轴(20),横轴(20)的一端与安装板(18)连接,横轴(20)的另一端连接有紧固件并将引线辊(19)定位,所述基座(1)的底面还通过螺钉六(15)连接有基板(16),基板(16)上设有若干安装孔(17),所述安装板(18)安装于基板(1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线束端子自动压接设备的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齿环(8)通过L形支架(10)与基座(1)连接,引导齿环(8)具体是通过螺钉三(11)与L形支架(10)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线束端子自动压接设备的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圈(9)包括环体(91)和伸缩件(92),所述伸缩件(92)包括管件一(93)和管件二(94),管件一(93)套接于管件二(94)内并通过螺纹连接于管件二(94)侧面的螺钉四(12)定位,管件二(94)的另一端与环体(91)固定连接,管件一(93)的另一端连接有凸耳(95),凸耳(95)通过螺钉五(14)与基座(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线束端子自动压接设备的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侧面还连接有一个限位板(13),所述限位板(13)位于定滑轮(4)的侧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线束端子自动压接设备的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孔(81)和引线缺口(82)的数量均为3个。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线束端子自动压接设备的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滑轮(4)采用塑料材质。2CN108923220A说明书1/4页一种改进型线束端子自动压接设备的引线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线束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线束端子自动压接设备的引线装置。背景技术[0002]线束端子属于汽车线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线束端子目前基本上都是通过压接设备来实现与线束的连接,在压接过程中,需要先将线束从线束卷线轮处引至输送机构,再引至压接装置处。目前的引线装置结构过于单一,不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节,操作起来较为不便。[0003]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7803450A公开了一种送线装置,转盘、多个夹线机构、送线机构及与所述夹线机构个数相等的管材通道,其中,各所述夹线机构沿所述转盘的圆周分布,各所述夹线机构在随所述转盘转动过程中能够依次正对所述送线机构;各所述管材通道设置在所述转盘上并分别与各所述夹线机构一一对应,且各所述管材通道的一端分别正对各所述夹线机构、另一端远离所述转盘表面并逐渐向所述转盘的轴心线靠拢;所述送线机构位于所述转盘侧边,用于输送线束、使所述线束穿过与之正对的所述夹线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