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云原生安全:攻防与运营实战》读书札记 1.云原生安全概述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云原生应用逐渐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原生是一种基于分布部署和统一运管的云计算环境,它将应用直接部署在容器化环境中,并通过动态管理实现应用的快速迭代和持续创新。随着云原生技术的广泛应用,其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云原生安全作为保障云原生应用安全的重要手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基础设施安全:云原生技术依赖于底层的基础设施,如服务器、网络、存储等。保障基础设施的安全性是云原生安全的基础,这包括物理设施的安全防护、网络隔离与防护、虚拟化安全等方面。 应用安全:云原生应用的安全问题也是云原生安全关注的重点。这包括应用代码的安全审查、运行时环境的安全监控、API接口的安全防护等。云原生应用需要遵循一定的开发规范和安全标准,以降低安全风险。 数据安全:云原生环境中,数据的存储、传输和处理都需要严格保障其安全性。这包括数据的加密存储、访问控制、数据备份与恢复等方面。 运营安全:云原生应用的运营过程中,也需要关注安全问题。这包括安全审计、风险评估、应急响应等方面。通过有效的运营手段,可以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安全风险。 提高安全意识:加强从业人员和用户的安全意识培养,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云原生安全的重要性。 建立安全体系:建立完善的云原生安全体系,包括安全策略、安全流程、安全工具等方面。 强化技术防护: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如加密技术、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技术等,提高云原生环境的安全性。 加强监管与合规:加强政府对云原生环境的监管力度,同时推动企业和组织遵循相关的安全标准和法规。 云原生安全是保障云原生应用安全的重要手段,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提高云原生环境的安全性,为云计算技术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1云原生技术架构 随着云计算的普及,云原生技术架构已成为当下企业IT架构的主流。这种架构以容器为基础,以微服务为架构模式,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栈和工具,实现了应用快速部署、弹性扩展、高效运维和安全管理。我们将深入探讨云原生技术架构的核心组成部分及其在安全性方面的挑战与实践。 容器:容器是云原生技术的基石,它允许将应用程序及其依赖项打包到一个可移植的、自足的容器中,从而实现应用的快速部署和弹性扩展。容器技术包括Docker和Kubernetes等。 微服务:微服务是将一个大型应用程序拆分成一组小型、独立运行的服务,每个服务都运行在其独立的进程中,并使用轻量级通信机制进行通信。微服务架构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服务网格:服务网格是一种用于管理现代微服务架构中服务间通信的基础设施。它通过在服务之间建立一个代理层,实现负载均衡、服务发现、安全通信等功能。 API网关:API网关是微服务架构中的统一入口,它负责请求的路由、认证、限流等功能,确保API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声明式编排:声明式编排是指通过声明的方式来管理和配置系统状态,而不是通过程序化的操作。在云原生领域,声明式编排主要通过Kubernetes等容器编排工具实现。 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CICD是一种自动化软件交付流程,它通过自动化构建、测试和部署等环节,提高软件的开发效率和稳定性。 随着云原生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云原生技术架构下的安全挑战主要包括: 容器漏洞:由于容器镜像的不安全性或容器本身的漏洞,攻击者可能会利用这些漏洞对容器内部的应用和资源进行攻击。 服务网格安全:服务网格作为微服务架构中的关键组件,其安全性同样面临挑战。攻击者可能会利用服务网格的漏洞进行网络攻击或窃取敏感数据。 API安全:API网关作为API的入口,其安全性至关重要。攻击者可能会利用API网关的漏洞进行SQL注入、跨站脚本攻击等攻击。 声明式编排安全:声明式编排通过声明的方式来管理和配置系统状态,这也可能成为攻击者的目标。攻击者可能会利用Kubernetes等容器编排工具的漏洞进行攻击。 云原生技术架构以其灵活、高效、可扩展的特点,已经成为现代企业IT架构的主流。随着云原生技术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确保云原生技术的安全运行。 1.2云原生安全挑战 微服务架构使得应用程序更加模块化、可扩展和易于维护,但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由于微服务之间的通信通常是通过API调用实现的,攻击者可能会利用这一特点来发起攻击。通过伪造API请求,攻击者可以获取敏感数据、篡改配置或执行恶意操作。微服务架构下的服务间通信通常采用轻量级的协议,如HTTPREST或gRPC,这些协议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 容器技术为应用程序提供了一种轻量级、可移植且高效的部署方式,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容器镜像可能携带恶意代码,如果不加以审查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