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9279325A(43)申请公布日2019.01.29(21)申请号201811199969.0(22)申请日2018.10.16(71)申请人深圳市正和忠信股份有限公司地址518117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佳兴路2号(72)发明人王大洪阮志明杜旭颖陈华强黄李平李东新范绪华(74)专利代理机构中山市兴华粤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345代理人林少波(51)Int.Cl.B65G47/74(2006.01)B65G43/00(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54)发明名称一种自动供料系统(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供料系统,尤其是一种自动供料系统,属于机械工件供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控制模块、工件分料模块、工件取料模块、同步输送模块、凸轮装配工件模块、托盘上下料切换模块、弹片位置检测模块、空托盘叠盘模块、工件方向检测模块等的密切配合,巧妙地实现了工件上料的全自动化。本发明通过工件方向检测模块避免了工件的反装,且通过弹片位置检测模块避免了划伤工件的风险。本发明还在提高工件上料速率的基础上,提高了上料精准度,保证了上料过程中工件上料的质量。CN109279325ACN109279325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自动供料系统,包括控制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1)连接于工件分料模块(2)、工件取料模块(3)、同步输送模块(4)、凸轮装配工件模块(5)、托盘上下料切换模块(6)、弹片位置检测模块(7)、空托盘叠盘模块(8)、工件方向检测模块(9),所述工件分料模块(2)连接于工件取料模块(3),所述工件取料模块(3)连接于空托盘叠盘模块(8)、同步输送模块(4),所述同步输送模块(4)连接于工件方向检测模块(9)、凸轮装配工件模块(5),所述弹片位置检测模块(7)连接于挂盘上下料切换模;所述托盘上下料切换模块(6)包括马达A(601)、切换板(602)、马达升降模块(603)、固定滑轨(604)、马达B(605)、马达C(606)、挂盘B(607)、挂盘C(608)、弹片(609),所述马达A(601)连接于切换板(602),所述切换板(602)连接于马达升降模块(603)、固定滑轨(604),所述固定滑轨(604)连接于马达A(601)、马达B(605),所述挂盘B(607)连接于马达B(605),所述挂盘C(608)连接于马达C(606),所述挂盘B(607)、挂盘C(608)连接于弹片(609);所述凸轮装配工件模块(5)包括气动夹具(501),所述气动夹具(501)连接于弹片(609),所述弹片位置检测模块(7)连接于弹片(60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分料模块(2)包括吸塑盘(201)、上料位分料气缸(202)、上料位顶料气缸(203),所述吸塑盘(201)连接于上料位分料气缸(202),所述上料位分料气缸(202)连接于上料位顶料气缸(2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取料模块(3)包括出料位挡料气缸(301)、出料位顶升气缸(30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升降模块(603)连接于马达B(605)或马达C(60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B(605)、马达C(606)为直接驱动旋转马达。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盘B(607)、挂盘C(608)为圆盘状,边缘端面均匀设置若干弹片(609)。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609)位置检测机构为激光位置检测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夹具(501)的夹头采用橡胶包胶。2CN109279325A说明书1/3页一种自动供料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供料系统,尤其是一种自动供料系统,属于机械工件供料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在小型工件加工工艺中,为方便对工件进行加工操作,同时提高加工件的加工质量,通过弹性固定结构伸入加工件内部进行撑展以对加工件进行固定、加工。加工前,需要人工施加较大的作用力对弹性固定结构进行挤压,从而实现手工上料。[0003]经过多次重复的挤压上料操作,不仅容易导致员工手指用力疲劳,降低生产效率、增加职业病风险,而且在操作中容易划伤加工件,导致加工件的不良率上升。传统的手工艺加工工件划伤的比例在10%以上,且治具易产生变形,导致供料工作不畅,进而增大了工件划伤比例。因此,提高小型工件的供料效率、质量,大大减少人力需求,避免产品有可能反装、碰伤、污染产品的风险,显得尤为重要。发明内容[0004]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