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上海养老保险制度变迁及经济学分析(1978-2005)的中期报告 本文的中期报告旨在回顾上海养老保险制度自1978年至2005年的变迁,同时通过经济学分析,探讨了这一过程的原因和影响。 1.上海养老保险制度的演变 上海养老保险制度的演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1978-1990年 1978年,中国政府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上海市在此背景下开展了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工作。1982年,《上海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出台,成为上海市第一部养老保险法规。 1985年,上海市实施企业年金试点,将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与年金计划相结合,这标志着上海市养老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1.21991-2000年 1991年,《上海市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办法》出台,将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职工也纳入了养老保险范围。 1996年,上海市取消了退休职工的集体户口制度,实行居民户口制度,这标志着上海市养老保险制度的进一步改革。 1.32001年至今 2001年,《上海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出台,将城乡居民分开统筹管理,同时实行了统一的缴费标准和统一的养老保险待遇标准。 2006年,上海市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提高了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并增加了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收入。 2.上海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2.1市场化改革的影响 上海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与中国进行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密切相关。改革前,养老保险基金由政府全额负责,养老保险待遇决定也由政府集中统一制定。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行,政府开始逐步放权,将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交给职工和企业,同时也允许企业和个人在保证基本养老保险的前提下,增加自愿缴费的方式来提高个人的养老保险待遇。这一改革为上海养老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 2.2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明显,这给上海养老保险制度带来了严峻挑战。特别是上海市的特殊情况——老劳动力的比例较高,老龄人口增速较快,使得上海市的养老保险制度在确保老人福利的同时也更加考虑到了制度的可持续性。 2.3风险管理的需要 养老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风险的承担和分配机制。随着上海市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开放,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和运作变得日益重要。为了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运作效率和收益率,上海市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和运作逐渐进行了市场化和多元化的改革,特别是在基金投资方面进行了更多的尝试和创新。 3.结论 本文从上海养老保险制度的演变和经济学分析两个方面,对其变迁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上海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是市场化改革、人口结构变化和风险管理的结果。在未来,为了保障老人的福利和制度的可持续性,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适应经济、社会、人口等方面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