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孔隙-洞(管道)介质系统地下水流及溶质运移模拟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地下水是人类生活、工业生产等方面的重要来源,也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扩大,地下水资源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威胁。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必须对地下水流动与溶质迁移等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孔隙-洞(管道)介质系统是地下水流动及溶质运移的重要介质之一,具有复杂的孔隙和洞隙结构以及多种水力特性。在孔隙-洞(管道)介质系统中,溶质能够通过孔隙和洞隙的连通通道进行迁移,因此对其进行流动和迁移的数学模拟研究,对深入了解地下水资源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拟以孔隙-洞(管道)介质系统地下水流动及溶质运移模拟为主要研究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孔隙-洞(管道)介质系统的特征分析:采用三维数字模拟技术,模拟孔隙-洞(管道)介质系统的孔隙组成、孔隙形态和孔隙连通性等特征。 2.孔隙-洞(管道)介质系统的水力特性模拟:采用二维或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孔隙-洞(管道)介质基本水力参数进行模拟,如渗透系数、水头、速度、渗流场等,为后续的溶质运移模拟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3.溶质运移的数学模拟: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孔隙-洞(管道)介质系统中溶质迁移的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孔隙-洞(管道)介质系统对溶质的吸附、竞争和解吸等过程,为地下水治理和污染源的追踪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本研究将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孔隙-洞(管道)介质系统地下水流动和溶质运移进行模拟研究,技术路线如下: 1.采集孔隙-洞(管道)介质系统地下水流动和溶质运移相关的数据、水文地质参数等,建立三维数字模型 2.基于数值计算方法,进行孔隙-洞(管道)介质系统水流场模拟,并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3.研究孔隙-洞(管道)介质系统中溶质迁移的机理,制定数学模型以及相应的计算方法进行模拟。 4.针对不同污染源、不同孔隙-洞(管道)介质系统的特点和不同治理方案,进行流动和迁移的多种方案仿真分析,得出不同方案的优劣势完整性分析。 5.分析和比较不同孔隙-洞(管道)介质系统对溶质运动的影响,以及对地下水污染治理过程的启示。 四、预期研究成果 通过模拟孔隙-洞(管道)介质系统的水动力特性和溶质迁移规律,对地下水资源及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预期研究成果如下: 1.描述孔隙-洞(管道)介质系统的特征分布规律,以确定地下水流动和污染迁移的主要通道。 2.研究孔隙-洞(管道)介质系统的水动力特性,预测水流场变化情况,为治理污染提供理论基础和预测依据。 3.通过模拟不同污染源、不同孔隙-洞(管道)介质系统,分析污染物扩散和迁移的规律,为地下水污染治理提供策略。 4.通过研究孔隙-洞(管道)介质系统对溶质运动的影响分析,为地下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理论支持。 五、研究重点和难点 本研究的重点在于建立孔隙-洞(管道)介质系统的水流场数值模型及溶质迁移数学模型,并对模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和优化。而问题的难点在于孔隙-洞(管道)介质系统的结构和特性复杂多样,需要采用合适的数值模拟方法进行有效的建模和分析,且溶质迁移过程中存在多种影响因素,需要综合考虑。 六、研究进度安排 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孔隙-洞(管道)介质系统特征分析及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时间:1个月。 2.孔隙-洞(管道)介质系统水动力参数模拟。时间:3个月。 3.屏障模型建模及溶质扩散模拟。时间:8个月。 4.针对不同污染源、不同孔隙-洞(管道)介质系统的特点和不同治理方案,进行流动和迁移的多种方案仿真分析,并得出诊断分析结果。时间:4个月。 5.论文撰写、修订和答辩准备。时间:3个月。 七、参考文献 1.李玉山.地下水模拟计算方法[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2.魏峰.水力学基础[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3.潘久林.污染物水力扩散方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