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常态下建设卫生强县的思考 [摘要]新常态下建设卫生强县的思考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新常态下建设卫生强县的思考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基层卫生工作既面临着新的挑战,更面临新的机遇。从宏观层面看,当前基层卫生工作已进入以医改力度持续加大、改善民生持续加强、群众健康需求越来越高、各项工作要求更加严格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敏锐把握、主动适应、自觉引领这一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XX推进中国西部卫生强县建设的大逻辑。新常态下深化医改力度持续加大,必须自觉坚定地顺大势抓医改。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纵深推进,深化医改、使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既是上级要求更是群众呼声,不是某个卫生单位或卫生工作者想不想改的问题。今年,国家卫计委出台《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将改革范围扩大到所有的县(市)和部分城市医疗机构,逐步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还将对药品定价机制、药品生产流通、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医疗机构人事薪酬制度等出台系列相关改革政策,深化医改的力度越来越大。国家卫计委出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20-2025年)》,市委市政府继续将XX“撤县设市”列为重点、县委县政府建设XX丘区经济文化生态强县,必将为我县卫生事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作为基层卫生部门及整个卫生系统,必须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群众观念,主动顺应和自觉参与改革,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回应群众新期待。当前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继续破除“以药养医”机制。巩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100%网上招标采购、零差价销售基本药物。县级医疗机构全面取消药品加成,提升医疗服务技术含量,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二是持续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在巩固提升参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基金风险防控,使实际补偿比保持60%以上。实施居民大病保险,完善疾病应急救助制度,推行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支付方式改革。发挥新农合引导、调控和保障职能,为区域医疗协作和分级诊疗制度提供政策支撑,力争90%的病员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三是改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式。构建“政府领导,卫生牵头,乡村组织、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工作格局,推行网格化健康服务管理,按照“全员参与、分类管理、动态跟踪、签约服务、内涵延伸、品牌突出”的工作方式,促进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有机结合。首批打造7个公共卫生服务示范镇乡,年内扩大到22个,通过示范引领,提升全县整体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新常态下保障改善民生持续加强,必须始终不渝地抓投入强保障。新常态下更加注重改善民生,2023年全国财政用于民生比例达70%以上,卫生投入实现两个突破,全国卫生支出突破1万亿元,中央财政卫生投入突破3000亿元,增长15.1%。李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大政府对卫生的投入,提高供给效率”。按照国家医改的顶层设计,财政配套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改革、公共卫生项目和医疗服务保障经费,保证镇乡卫生院人员工资、硬件投入和设备更新,县级财政兜底经常性收支缺口。我县为典型的人口大县、农业大县,财政来源主要依靠转移支付,用于保运转、保“吃饭”。在足额补助经常性收支差额、配套专项资金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及时保证了政策性补助经费的到位,并逐年加大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适应新常态,要立足县情实际,主动作为、多管齐下抓投入,千方百计提高运行水平。一要积极向上争取。认真领会中央和省、市预算内投资政策和方向,用好用活政策,健全争取项目资金工作机制,精心做好项目疏理、筛选、储备、包装和申报工作,推进卫生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争各级政策性卫生补助经费及时到位,保障医疗卫生机构高效有序运行。二要强化经营理念。通过引进现代医院管理机制、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扩大服务领域、延伸服务内涵、控制药占比例、遏制违规举新债等措施,增强医疗机构自身“造血”功能,提高收入水平,努力实现无拖欠工资、无拖缴社保、债务持续减少,确保行业持续稳定。三是强化财务管理。在县级医院和4个医疗分中心推行财务科长委派和交流制度,实行成本核算,对医疗服务全过程、全方位成本控制,把目标考核结果与绩效分配挂钩,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完善内部审计机制,对医疗卫生机构执行政策、资金使用、项目建设、运行管理等全方位监察,管好用好每一分钱,发挥资金最大效益。新常态下群众健康需求越来越高,必须快马加鞭地提能力惠民生。随着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健全,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加快发生转变,对生活质量特别是身体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更加多样化,一些与健康相关的康复保健、老年护理、健康咨询、健身养生等服务,已由潜在需要转化为现实需求。群众在选择医疗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