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MIMO/OFDM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题目 MIMO/OFDM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二、研究背景和目的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MIMO/OFDM成为了4G移动通信系统和5G的关键技术之一。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技术是利用多个天线发送和接收信号,通过空间多样性提高传输效率。OFDM(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技术则是将信号分成多个子载波,提高频谱利用率和抵抗频偏的能力。MIMO/OFDM技术的结合能够有效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和可靠性,减少多径衰落带来的干扰。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MIMO/OFDM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MIMO/OFDM系统,提高通信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三、研究内容 1.MIMO天线数量对信道容量的影响 通过理论和仿真分析,研究MIMO天线数量对信道容量的影响。通过不同数量的天线组合,探讨最优的天线组合方式。 2.MIMO/OFDM系统的信号检测算法研究 针对MIMO/OFDM系统的信号检测方法,研究如何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和判决精度。 3.MIMO/OFDM系统的功率控制算法研究 针对MIMO/OFDM系统的功率控制算法,研究如何提高系统的功率利用率,平衡各个子载波的功率分配。 4.MIMO/OFDM系统的调度算法研究 针对MIMO/OFDM系统的调度算法,研究如何提高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和多用户QoS(QualityofService)保障。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本研究采用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MIMO/OFDM系统若干关键技术,并探讨优化方案。具体技术路线如下: 1.多天线MIMO理论基础研究 通过多天线MIMO系统的理论分析,建立MIMO系统信道容量的数学模型,并探讨不同天线数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建立MIMO天线优化模型。 2.MIMO/OFDM系统信号检测算法研究 基于复杂度和实用性的考虑,研究奇异值分解(SVD)和迭代检测算法在MIMO/OFDM系统中的应用。通过MATLAB仿真实验,比较不同算法的性能。 3.MIMO/OFDM系统功率控制算法研究 基于功率控制协议的要求,建立功率控制模型,探讨各种功率控制算法的优缺点。通过仿真实验对比不同算法的效果。 4.MIMO/OFDM系统调度算法研究 基于OFDM系统的子载波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QoS的调度算法,实现多用户的公平资源分配和QoS保障。通过仿真实验对比不同算法的效果。 五、预期成果 1.揭示MIMO/OFDM系统信道容量与MIMO天线数量的关系,提出系统优化方案。 2.针对MIMO/OFDM系统的信号检测方法和功率控制算法,提出一些优化方案,并比较不同方法的性能。 3.提出一种基于QoS的MIMO/OFDM系统调度算法,实现多用户的公平资源分配和QoS保障。 六、参考文献 [1]LarssonEG,EdforsO,TufvessonF,etal.MassiveMIMOfornextgenerationwirelesssystems[J].IEEECommunicationsMagazine,2014,52(2):186-195. [2]HasanH,MohamadH,ZouY,etal.AsurveyofchannelestimationtechniquesinOFDMsystems[J].IEEECommunicationsSurveysTutorials,2015,17(2):1085-1108. [3]CaiY,LiK,LiQ.Energy-efficientpowerallocationforwirelessnetworkswithmassiveMIMOandOFDM[J].IEEETransactionsonWirelessCommunications,2015,14(6):3179-3192. [4]DahroujH,ZhuangW,ZhangH.MultiuserschedulingalgorithmsforjointtransmissionMIMO-OFDMsystems[J].IEEETransactionsonWirelessCommunications,2010,9(2):556-566. [5]ZhangJ,ChenY,ZhuW.JointbeamformingandpowerallocationincognitiveMIMO-OFDMsystems[J].IEEETransactionsonVehicularTechnology,2013,62(6):2546-2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