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0497759A(43)申请公布日2019.11.26(21)申请号201910390270.0(22)申请日2019.05.10(30)优先权数据2018-0942182018.05.16JP(71)申请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地址日本爱知县丰田市(72)发明人冲村浩太郎田畑雅朗高村义德増谷亮(74)专利代理机构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代理人高培培车文(51)Int.Cl.B60G17/015(2006.01)B60G17/019(2006.01)B60G17/06(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2页附图6页(54)发明名称阻尼力控制装置(57)摘要阻尼力控制装置(10)具备:相对于多个车轮中的每一个,设置在车辆的簧上部分与所述车辆的簧下部分之间,能够变更阻尼系数的阻尼力可变式减震器(20FL~20RR);检测各车轮的位置处的簧上的上下振动状态量的检测部(30FL~30RR);执行在所述多个车轮全部为接地的接地轮的前提下按照规定的控制规则且基于所述上下振动状态量来变更所述减震器各自的阻尼系数的通常时控制的减震控制部。减震控制部在判定为包含多个车轮中的一部分为接地轮且多个车轮中的剩余的车轮为非接地轮的条件的特定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取代通常时控制而执行将与接地轮对应的减震器的阻尼系数变更为第一特定值的特定控制。CN110497759ACN110497759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阻尼力控制装置,具备:阻尼力可变式减震器,相对于车辆具备的多个车轮中的每一个,设置在所述车辆的簧上部分与所述车辆的簧下部分之间,能够将阻尼系数在最小值以上且比该最小值大的最大值以下的范围内变更;检测部,检测与所述多个车轮各自的位置处的所述簧上部分的上下方向上的振动相关的上下振动状态量;及减震控制部,执行在所述多个车轮全部为接地的接地轮的前提下按照规定的控制规则且基于所述上下振动状态量来变更所述减震器各自的阻尼系数的通常时控制,所述减震控制部构成为在判定为特定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取代所述通常时控制而执行将与所述接地轮对应的减震器的阻尼系数变更为比所述最小值大的第一特定值的特定控制,所述特定条件包含所述多个车轮中的一部分为所述接地轮且所述多个车轮中的剩余的车轮为不是所述接地轮的非接地轮的条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力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减震控制部构成为在所述特定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将与所述非接地轮对应的减震器的阻尼系数变更为比所述第一特定值小的第二特定值。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尼力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减震控制部采用所述最大值作为所述第一特定值。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力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减震控制部采用所述最小值作为所述第二特定值。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力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减震控制部构成为在配设于对角位置的所述多个车轮中的两个车轮都为所述非接地轮且所述多个车轮中的剩余的两个车轮为所述接地轮时判定为所述特定条件成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力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车辆具备对正在滑移的车轮施加制动力的牵引控制装置,所述减震控制部构成为在配设于对角位置的所述多个车轮中的两个车轮为通过所述牵引控制装置施加有制动力的车轮且所述多个车轮中的剩余的两个车轮为未通过所述牵引控制装置施加制动力的车轮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特定条件成立。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力控制装置,其中,所述阻尼力控制装置具备与各车轮对应地设置并检测各车轮的转速的车轮速传感器,所述减震控制部构成为基于由所述车轮速传感器检测到的转速来判定各车轮是所述非接地轮还是所述接地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力控制装置,其中,所述阻尼力控制装置具备检测与各车轮对应的位置处的车高的车高传感器,所述减震控制部构成为通过所述车高传感器将与车高为阈值高度以上的位置对应的车轮判定为所述非接地轮,将与所述车高比所述阈值高度低的位置对应的车轮判定为所述接地轮。2CN110497759A说明书1/12页阻尼力控制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对与各车轮对应地设置于簧上部分与簧下部分之间的减震器的阻尼系数进行控制的阻尼力控制装置。背景技术[0002]以往,已知有采用了阻尼力可变式减震器的阻尼力控制装置。阻尼力可变式减震器是阻尼系数被可变设定的减震器。这样的现有的阻尼力控制装置之一(以下,称为“现有装置”。)按照规定的控制规则并基于簧上部分的上下状态量来运算使簧上部分(即,车身)的摆动衰减的适当的目标阻尼系数。此外,现有装置以使减震器的阻尼系数与目标阻尼系数一致的方式控制减震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0003]在先技术文献[0004]专利文献[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20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