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留白”艺术 ————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主体的有效策略 义乌市东洲小学楼惠英 【摘要】本文主要从教学设计、传授新知和复习巩固三方面进行论述,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留白”,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关键词】留白知识的“缺口”创新 “留白”原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它的意思是计白当黑,让欣赏者有信马由缰的想象空间,在欣赏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心情揉入画卷,独自悠游于艺术所赋予的空灵氛围中。这样可以收到虚实相映,形神兼备,创造出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许多艺术家都是运用留白手法的大师。把绘画艺术中特有的这种“留白”手法应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那么我们就可以给学生留一点思考的空间、留一点思维的空间、留一点探索的机会、留一点创新的空地、留一方想象的空间,我们的教学只有多给学生留一点“缺口”,才能使学生在自由想象、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独特的身体体验和心理感受,从而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 教育家哈·曼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同锤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教学留白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欲,直接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等兴趣的手段。所谓教学留白乃是指将留白手法运用于教学并以此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教学艺术效果和水平的活动。教师有意识地留白,就是遵循艺术创作中“虚实相生”的规律,在教学时留有余地,追求启发思维的艺术效果。通过教师所留之“白”,使学生生出“实”来,让学生有所思考,有所探索,以形成无穷的意味和幽远的教学氛围。我发现教学中教师运用“留白”艺术提高教学效果,有其心理学依据。1、从记忆原理看,“满堂灌”的教法使学生处于长期的紧张状态,不易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体系,当时感觉学了不少,其实由于没有很清晰的构建过程,则不易记忆。而留下空白点的课,很容易使学生记忆,这是因为后者受到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较少之故。2、从心理学原理来看,“满堂灌”的教法极易使学生产生生理和心理的疲劳,容易引起学生的分心现象,而留下空白点的课,学生可以从中得到积极的休息,由被动听转为主动思。按照格式塔心理学完形理论的解释,人们在面对一种不完美即有缺陷或有空白的格式塔刺激物时,会在知觉中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急于要改变它们,并使之完满的趋向,从而倾向于知觉到、经验到完美的格式塔整体,即完形整体。在这个改造、补充为完形的知觉过程中,实际上是激起了大脑的冲动力,提高了知觉的兴奋程度,从而引起一种进取追求的充满紧张感的“内驱力”。在这种内驱力的驱动下,人们会积极主动地去“填补”和“完善”所知觉到的不完美刺激。这种对“完形”结构的追求一旦实现,便给人极为愉悦的感受。教学所留“空白”及空掉的知识,易于激起学生的思考和探索,使教学完善、完满为一个整体。因此,教学中正确而巧妙地运用“留白”艺术是很重要的。 一、教学设计中需要“留白”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写教案,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刚参加工作时,都要求我们的教案要详细、完美。但长此以往,势必无形中对教师的教学形成束缚,剥夺了课堂教学生成的契机和充分拓展的空间,其教学效果未必理想。我们知道在教学中要“眼睛里有学生”,就是指要根据学生和课堂不断变化的实际适时调整教学策略。无论我们备课、写教案多么详细、充分,都无法穷尽课堂上将要发生的一切情况,意外事件还需要教师充分利用教学机智来应对。我们应当在详尽备课基础上书写“开放式”的教案。允许教案因人、因课程、因教学内容而异,书写个性化、创新性的教案。我们可以采用在每页教案中都留下空白,当讲课结束后进行补充教案的作法——将具体教学过程出现的“亮点”、“暗点”、“疑惑点”、“盲点”等等,认真反思并详细记录下来,这也是我们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方法。 所谓的教学设计“留白”,还指教学设计的灵活性。具体来说就是教学设计把它体现在教案上的书写内容不要过于详尽,形式上不要过于琐碎,结构上不要过于封闭和程式化,而是要体现出内容上的概要性、形式上的模糊性和结构上的不确定性,以便能够适应新情境、容纳新内容、确立新策略,为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共振、互生新知、互建新情留有余地。这样的教案能够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张力”,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保持一种宽阔的思路和开放的观念,更容易纳入新的内容,适应新的情境,随时改变原有的设计,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态化。 二、传授新知中需要“留白” (一)课堂导入,留一点思考的时间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愤”和“悱”,实际上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的心理状态上的空白。此时,学生的注意力、思维、情感、意志等交织在一起,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刻。教师要善于创设这样的空白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愤”和“悱”的状态,点燃学生探索的热情,留一点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