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益阳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 益阳市担保有限公司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2009年1月21日 目录 前言……………………………………………………………3 第一章概述……………………………………………………7 第二章项目建设条件…………………………………………11 第三章公司组成方案…………………………………………12 第四章风险防范与控制………………………………………17 第五章业务运作方案…………………………………………24 第六章效益分析………………………………………………27 第八章财务评价与分析………………………………………31 第九章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32 第十章结论……………………………………………………34 前言: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成为经济发展、市场繁荣和就业扩大的重要基础,其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9%,工业新增产值占到全部工业新增产值的70%,提供的出口占出口总额的68%,交纳的税收占全部税收收入的48%。全国专利的66%是由中小企业发明的,74%以上的技术创新由中小企业完成,82%以上的新产品由中小企业开发。另外,中小企业还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机会。可见其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但是融资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融资难”已经成了制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严重“瓶颈”之一。在中国当前这样一个国有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中,由于中国的商业银行体系,尤其是作为主体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正处于转型之中,远未真正实现市场化与商业化,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国有商业银行近年来实际上转向了面向大企业、大城市的发展战略,在贷款管理权限上收的同时撤并了大量原有机构,客观上导致了对分布在县域的中小企业信贷服务的大量收缩。 由于资金来源以及自身经营能力有限,加之市场定位不清,中国现有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目前发展战略的重点在于与国有商业银行竞争,争夺城市的大企业,客观上减少了对中小企业的融资。 虽然近年来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有了实质性的推进,但总体上看,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仍然拥有较为直接的控制权,进而在目前的政策下,即使银行的中小企业贷款利率有相当幅度的上浮权利,但这种上浮在相当程度上还无法弥补其风险,只能通过设置“补偿性余额”、收取违约延期支付费用等等弥补这种风险。显然,这些措施导致了额外的交易成本,且对中小企业而言带有较大的歧视性。 中国银行运做的市场化程度有限,中小企业在申请贷款时面临的程序、过程极为烦琐,耗时长久,造成中小企业获得信贷融资隐性成本极高。票据市场、应收帐款融资、保理以及融资租赁等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客户的融资工具及其市场极为落后。 随着国有中小企业大规模改制的推进,中小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愈演愈烈。 由于认识上的障碍及金融监管力量的薄弱,中国非正轨金融发展的环境极为严峻;金融体制“双轨变革”产生的所有制歧视,使得现有中小企业主体——大量的民营企业无法获得应有的融资支持。 金融资源分布与中小企业布局不匹配,政策力度不强。为防范金融风险,国有商业银行一律实施“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战略,大规模撤并基层网点,上收贷款权限,使那些与中小企业资金供应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有责无权、有心无力。同时,政府对银行开展中小企业贷款的激励机制有待创新,银行自身在机构设置、产品设计、信用评级、贷款管理等方面都难以适应中小企业对金融服务的特殊需求。我国已经设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和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基金,但每年只安排10多亿元,无法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相对于中小企业的巨大资金需求,只能是杯水车薪。 担保规模小、风险分散与补偿制度缺乏,与企业信用能力提升的需求不适应。据调查,中小企业因无法落实担保而拒贷的比例高达23.8%,因无法落实抵押而发生的拒贷比例高达32.3%,二者合计总拒贷率高达56.1%。但目前面向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业发展还难以满足广大中小企业提升信用能力的需要:政府出资设立的信用担保机构通常仅在筹建之初得到一次性资金支持,缺乏后续的补偿机制;民营担保机构受所有制歧视,只能独自承担担保贷款风险,而无法与协作银行形成共担机制。由于担保的风险分散与损失分担及补偿制度尚未形成,使得担保资金的放大功能和担保机构的信用能力均受到较大制约。另外,与信用担保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用担保机构的规范发展。 多层次资本市场尚未形成,直接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