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XX市商贸物流配送中心 2、项目性质:新建 3、项目承办单位:XX公司 4、项目负责人: 5、项目建设地点:XX市 6、建设内容 为促进XX市及周边地区的消费品商贸流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XX公司计划在XX市筹建商贸物流配送中心。项目新征土地10.23亩,规划总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其中仓库3500平方米、商务活动中心400平方米、综合办公大楼及宿舍600平方米,购置货物运输和装载车辆5辆,并配套道路、给排水、绿化、变配电及污水处理等设施。 7、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504.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55.3万元,铺底流动资金49.4万元。计划所需资金全部企业自筹。 8、项目经济指标 项目建成后,公司增加了糖酒、饮料、干果等其他副食品销售配送业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524万元,年利税229.5万元,投资利润率26.33%,内部收益率21.19%,税后净现值347.6万元,投资回收期5.75年(含建设期)。 9、项目编制依据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1)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4)《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5)《城市污染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国家建设部、环保总局、科技部、建程(2002)124号 (6)《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002试用版) (7)《阜阳统计年鉴》2004年 (8)安徽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估价表和XX市材料市场价格信息 (9)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基础材料 10、研究工作的主要范围 (1)通过对市场的分析研究以及对项目规划的研究,推荐项目的建设规模、方案,论证项目建设的合理性; (2)根据建设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总图布置方案研究; (3)对建设条件及原材料、燃料、动力供应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厂址的选择方案进一步论证; (4)对工程技术及设备方案进行研究,并提出工程招投标方案; (5)对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进行研究; (6)对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安全卫生与消防提出研究方案; (7)对投资估算、资金筹措、经济效益进行定量分析,测算各种效益指标和项目的抗风险能力; (8)对项目的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评价; (9)提出可行性研究结论和建议。 二、项目背景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日益完善和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现代物流业已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成长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并具有极高价值潜力的新兴产业。作为皖西北重点发展城市,发展现代物流业是实现XX市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是XX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一场革命,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切入点。 XX市是一个拥有918万人口的农业大市,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XX市城市经济日趋繁荣,人均收入在不断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对消费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XX市广大的日用消费品经营户大多从郑州、武汉等地购进货物,这样不利的情况主要有:一、增加了商品成本,提高了销售价格;二、在外出进货中,难免有假冒伪劣商品的掺入,过期、失效商品更加无法控制。三是不能形成规模,难以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无法最大限度的刺激我现商品市场的发展。所以在XX市建立一个消费品配送中心,把许多外地日用品生产厂家的产品在XX市建立一个中转站,为人民购买商品提供了优质、实惠、便捷等多种有利点。 项目的建设有利于XX市日用消费品销售及配送行业规范法发展,实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不仅能推动消费品配送行业的发展,而且能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业、通信业、饮食服务业等,对于增加XX市的凝聚力和辐射力,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同时,项目的建设,还能解决部分人员的劳动就业问题。促进了XX市经济的发展,是XX市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能极大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经济和社会效益都十分显著。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专业化的现代物流企业又称第三方物流,是指既非商品供应方又非寻求方的第三方企业通过契约为客户提供商品流通过程的服务。在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整个企业中所占比重很大,日本已达80%,美国为57%。进入90年代以后,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使物流行业的发展突破了以往的传统物流的技术瓶颈,借助网络的力量形成了新的价值链和供应链,将流通环节的成本大大降低。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长期以来形成的商品供不应求的市场格局被打破,初步形成了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市场竞争加剧,商品制造成本的下降空间逐年减少,流通成本在价格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制造商和终端商都意识到在制造成本下降空间不大的前提下,降低流通成本是降低商品总体成本价格,增加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