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天津天狮学院年鉴2012卷 【概况】 天津天狮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按教育规律办学,确立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实现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学院的发展思路是:积极扩展规模、着力提升内涵、调整优化结构、强化办学特色;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特色办学为主线,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产学研合作为纽带,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以文化建设为保障,不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学院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努力把学校建设成规模适度,专业结构合理,形成一定特色,在食品与健康、商务与财经领域具有比较优势,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具有较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较强办学实力的普通本科院校,努力跻身于全国民办本科高等院校先进行列。 学院的办学定位是与天狮集团产业优势紧密结合,立足天津、辐射周边、面向全国,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天津天狮学院现设经济管理学院、电子与计算机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生物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商务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现开设普通高等教育15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市场营销、财务管理、英语、艺术设计、动画、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自动化、通信工程、生物工程、金融学、对外汉语、食品科学与工程;12个高职专业: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工商企业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通信技术、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实务、涉外旅游、电脑艺术设计、影视动画。全日制在校生3400多名。 学院占地688亩,校舍建筑16.06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10.06万平方米,学生公寓4.49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212.53万元,实验、实训室47个,多媒体教室31个和7个语音室,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41万余册、电子图书2518.63GB。学院建有400米塑胶跑道的标准田径运动场、体育中心(一层为25×50米标准游泳馆、二层为综合运动馆)、体育馆、以及篮、排、网球场。千兆主干校园网的1600余个信息点广布校园。 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74人,具有正高级职称的25人,占专任教师的14.37%;具有副高级职称的33人,占专任教师的18.97%;中级职称87人,占专任教师的5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143人,占专任教师的82.18%。 学院大力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目前已与微软、天津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等29个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为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开辟了绿色通道。 为了促进天津天狮学院的发展,经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推荐,由天津天狮学院董事长提名,报学院董事会全体董事研究一致通过,决定任命原天津城市建设学院院长朱世和教授为天津天狮学院院长,主持学院全面工作。2011年5月25日,召开了宣布天津天狮学院领导班子工作会议。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魏大鹏同志,市教委主任、党组书记靳润成同志,市教委副主任林炎生同志,市教委副巡视员岳腾仑同志,市委教育工委副巡视员、干部处处长张弢同志,市教委发展规划处副处长薛怀伟同志等出席会议。会上,魏大鹏同志、靳润成同志分别发表讲话,表示全力支持朱世和院长工作和天津天狮学院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对学院发展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体现了天狮集团和学院董事会对推进学院健康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坚强决心。 年内学院制定了《天津天狮学院发展战略规划》,为学院的建设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教育经费收入与支出】 2011年学院收入总额为4795万元,比上年增加11.46%。其中财政补助收入146万元,占总收入的3.1%;事业收入4149万元,占总收入的86.5%;其他收入500万元,占总收入的10.4%。 2011年支出总额4621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2015万元,占总支出的43.6%;对个人及家庭补助支出190万元,占总支出的4.1%;商品和服务支出1882万元,占总支出的40.7%;专项公用支出424万元,占总支出的9.2%;专项项目支出110元,占总支出的2.4%。 【教学工作】 全面梳理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修订和完善了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教学工作量核算办法等文件。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和保障体系,规范管理制度和工作职责,加强教学督导组的督导职能和作用。 加强本科专业建设,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布局,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主干专业群,积极寻求校企合作、产学合作之路,落实应用型本科层次定位下学生的培养。 制定完善课程建设管理制度及相应评价标准,全面启动合格课程、优秀课程评审制度,着力开展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以合格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