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锂电池在生活中的应用1972年,Exxon公司M.S.Whittingham首先推出了以金属锂为负极,TiS2为正极的锂金属二次电池。然而,由于锂在充放电过程中容易在电极表面不均匀沉积,形成枝晶,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这种锂金属二次电池最终没有实现商品化。此后,围绕如何解决锂二次电池安全性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M.B.ArmandMaterialsforAdvancedBatteryNewYork:Plenum,1980. 充电时,外界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相应地锂离子从LiCoO2中脱嵌,经过电解液,透过隔膜,到达负极,嵌入负极的石墨中。放电时,锂离子从石墨脱插,经过电解液和多孔隔膜后,最终插入到正极材料中,相应地电流从正极经外界负载流向负极。 Armand教授是锂离子电池的奠基人之一,是国际学术和产业界公认的、在电池领域具有原始创新成果的电池专家。Armand教授主要原创性学术贡献有:1.1977年,首次发现并提出石墨嵌锂化合物作为二次电池的电极材料。在此基础上,于1980年首次提出“摇椅式电池”概念,成功解决了锂负极材料的安全性问题。日本Sony公司正是在此概念指导下,于1990年完成了“摇椅式电池”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突破,实现了锂离子电池的应用。2.1978年,首次提出了高分子固体电解质应用于锂电池。3.提出了碳包覆解决磷酸铁锂(LiFePO4)正极材料的导电性问题,为动力电池及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锂离子电池的商品化锂离子电池类型J-M.Tarascon 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组成部分锂离子电池对正极材料的要求1997年Padhi和Goodenough发现具有橄榄石结构的磷酸盐,如磷酸铁锂(LiFePO4),比传统的正极材料更具安全性,尤其耐高温,耐过充电性能远超过传统锂离子电池材料。因此已成为当前主流的大电流放电的动力锂电池的正极材料。1922年生于德国。二战之前就读于美国名校Yale大学,二战后在芝加哥大学读物理硕士。博士期间攻读的固体物理,毕业之后到了MIT的美国空军林肯实验室开始了固态化学的学习和研究。上世纪70年代,出于为不发达国家提供能源的美好心愿,开始转向能源方面的研究。研究中发现了嵌Li过程中尖晶石结构和rock-salt结构之间的相互转化,同时结合具有稳定的骨架结构的聚阴离子型的材料,如硫酸盐、磷酸盐、硅酸盐、钼酸盐、钨酸盐等,他与学生AkshayaPadhi做出了LiFePO4正极材料,被UniversityofMontreal的MichelArmand相中,他觉得这个材料和自己开发的电解质很匹配,于是联系上了Hydro-Quebec公司买下了这个专利。这个正极材料能够进行完全的充放电实验,并且廉价、对环境无污染。 这个成果是在1994年做出来的,但是老人家在1986年接受了UniversityofTexas的邀请,来到Austin,受到基金的资助,作为终身教授,他没有在67岁退休,至今仍然在工作,研究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等。他说:Iamanoldtigerenjoyingworkinghere。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常见储锂机制未来电池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