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1世纪议程》2002年是1992年里约地球高峰会议的10周年,联合国决定在南非举行了100多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的纪念大会,总结了10年来世界各国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同时也为新世纪全球走向更加理性的明天提出新的战略设想。关于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物资匮乏! 能源短缺! 环境污染! 人口贫困! 疾病流行! 战争威胁! 天外横祸!2.关于能源我国的能源结构(%) 我国能源结构的问题我国的核能发展计划1)核电站的经济性2)核电站对改善环境起重要作用3)核电站的安全性4)两次严重人为核事故:发生事故技术上的原因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太阳能:我国政府制定实施了“中国光明工程”计划,到2010年将利用光伏发电技术解决2300万边远地区人口的用电问题。随着光电技术及其应用材料的飞速发展,太阳能发电成本将大幅度下降,为我国大力开发太阳能资源提供了可能。 生物质能:据估计,植物每年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太阳能相当于世界主要燃料消耗的10倍。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可以高效地利用来生产各种清洁燃料,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增加农民收入。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1995)燃煤引起我国的环境污染 酸雨、二氧化硫和烟尘危害最为严重,污染程度逐年加重。我国的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和四川盆地。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其中心区域酸雨年均pH值低于4.0,酸雨出现频率在80%以上;西南地区以南充、宜宾、重庆和遵义等城市为中心的酸雨区,近年来有所缓解,但仅次于华中地区。华南地区的重污染城市降水年均pH值在4.5~5.5之间,中心区域酸雨出现频率在60%~90%范围;广西地区的酸雨污染较普遍,大部分地区酸雨出现频率在30%以上。长江以北地区以二氧化硫和烟尘污染为主。目前酸雨波及的面积达100多万平方公里,年均降水pH值低于5.6的区域占全国面积的40%。长期酸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加速土壤酸化过程。3.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如何做到这些要求?4.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五大瓶颈什么是自然部分扣除?什么是人文部分扣除?资源节约化的经济体系 社会公平化的社会体系 支撑国家综合实力的经济体系 保持自然生产能力的生态体系 促进环境质量提高的环境体系 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人口体系 规范合理行为的政策法规体系6.中国政府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主张2)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靠各国共同努力。要以共同发展为目标,建立相互尊重、平等互惠的新型伙伴关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联合国应在协调国际环境与发展总体战略以及技术转让、技术咨询、人员培训与援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3)加强可持续发展中的科技合作。要把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生物等高新技术领域的成果,广泛应用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科学技术的传播不应以国划界。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要采取新的政策和机制,解决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之间的矛盾,促进国际间技术转让。4)营造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经济环境。国际社会应充分理解发展中国家在资金、贸易、债务等方面的困难,采取有力措施,消除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呼吁新一轮全球多边贸易谈判要妥善处理贸易与环境的关系,使两者相互促进。 5)推进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平是人类生存发展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各国应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遵循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共同维护地区与世界的和平稳定。一切国际争端和地区冲突都应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反对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近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58倍。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控制,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得到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步伐加快,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较大改善。经过长期探索,我们已经找到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呈现良好的前景。到2005年,生态恶化趋势总体上将得到遏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比2000年减少10%。到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比2000年增长一倍,国民素质不断增强,国土资源开发更趋合理,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7.科学发展观温家宝的讲话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要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需要长期保持较快的速度,并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这样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发展,努力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坚持城乡协调发展。要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