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德育教学探究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小学生,要使小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小学德育教育要营造一个德育环境,把德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成为学生们的榜样,注重在实践活动中育人,在感恩教育中育人,从而实现立德树人。本文将结合自己多年小学教学经验,对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德育教学探究做逐一阐述,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解疑答惑。关键词:立德树人;德育教学;策略;探究1营造德育的优良环境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天生有从众心理,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深远而又潜移默化的。因此小学老师应该努力营造一个德育环境,使同学们能够在环境的熏陶下逐渐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例如:老师们可以在校园内建立专门的德育橱窗,定期张贴一些德育事迹,与德育相关的新闻,不但能够使同学们拓展视野,而且能够使同学们感受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同理老师们也可以在班级内开展德育角,放置一些与德育教育有关的书籍,使同学们能够随时随地接触到德育教育与渗透。另外在班级的墙壁或者黑板报上,都可以组织同学们充分发挥并加以进行利用,例如我就组织我们班的同学们在墙壁上张贴了与德育教育有关的标语,在黑板报上绘制了与德育教育有关的图画,利用多种多样的德育元素进行了教学,使同学们不至于对单一的德育教育元素感到枯燥无聊。2渗透在学科之中的教学在新课程不断深入改革发展的当下,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其中教书是传授知识,育人就是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培养小学生们的德育品质。因此老师在进行学科课堂教学的时候,不仅仅需要讲解课本知识,还需要结合德育理念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使同学们能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积淀起良好的德育素质。然而在学科教学的时候融入德育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就需要教师深度挖掘教材知识的内在思想因素、题目背后与德育教育相关的联系,然后进行文化知识和德育理念的结合,潜移默化地对同学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其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德育教育的渗透应该是较为容易的,因为小学语文主要就是教学小学生们各种思想与语言文字,因此多数课文中都能够解读出其中的德育思想,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教学《桂林山水》教育同学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在教学《你,浪花里的一点水》的时候,教育同学们学习雷锋舍己为人的“傻子精神”,或者还可以在教学《春》的时候引导同学们注意保护环境,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德育教育其实范围很广,只要老师们进行细心研究与观察,都能够做到并做好德育教育的渗透。3教师树立自身的榜样在现代小学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常说为人师表,意思就是说做教师的要首先做好自己,成为同学们的榜样,因为同学们的三观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还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标准,这时同学们还处于一个模仿的阶段,这就要求老师做好表率作用,以自己的示范引导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品格,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首先老师们思想作风要正,言行举止要有礼,能够爱岗敬业,遵守纪律,守时守信,引导同学们遵守规则,积极学习;其次老师要关爱学生,热情和善,引导同学们做到乐于助人,团结协作;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们讲公德,有私德。比如我就严格要求了自己,尽量做到不拖堂,以此培養我们班的同学们正确的时间观念;比如我在看到路上有垃圾纸屑的时候会主动捡拾,为同学们树立良好环保意识打好基础;又比如我会主动与同学们进行互动,不忽视同学们的问好,以此培养同学们的礼仪。4引导进行感恩教育立德树人背景下老师要培养的不只是同学们的基础道德观念,还应该培养同学的高尚品德,比如在国外非常平常而我国却欠缺的感恩教育。国外有感恩节,平时外国人们也都会对他人怀有感恩之心,而且能够表达出来这种感恩之情。但是由于我国儒家思想的内敛传统,表达情感是国人的一大困难之处。同学们由于年龄较小,其实还是非常遵从内心,愿意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因此老师不应该遏止,而应该进行合理引导,进行感恩教育,让同学们能够实践自己的良好品德行为。比如,老师们可以在学校开展“忠、孝、雅、诚”教育,引导、培养小学生们从小树立忠于祖国、孝敬长辈、举止文雅、诚实守信的道德行为习惯。5总结小学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过程,也是每一位教师实现教书育人的必经途径,因此老师们需要为同学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以自己为示范,引导同学们学会感恩,实践德育,使同学们能够做到全面发展,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参考文献:[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N].中国教育报,2020-7-29(1).[2]胡毅.斯宾塞教育论著选[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