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PBL实践教学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探究 [摘要]PBL教学以具体项目和问题为导向,在开放的情形中锻炼学生资料收集能力、现场调查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与日本龙谷大学联合开展环境管理PBL实践教学交流项目为例,分析PBL教学的经验与模式,以及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环境科学专业应该坚持PBL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理念。[关键词]PBL教学;实践教学;环境规划管理[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19-0101-03PBL教学(Problem-BasedLearning)又称基于问题式教学、研究性教学或问题导向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PBL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开放情境中,通过多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模拟科学研究活动所设计和组织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将教师研究性教学与学生研究性学习有机融合起来,主张师生共享研究带来的乐趣和研究成果,是一种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造性人格发展为目标的新型的教学思想、方法和模式。[1]这类教学模式在国际上比较流行,并且主要應用于医学教育领域,而国内开展较晚,并且鲜见于其他专业教育领域。一、环境科学PBL实践教学模式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环境科学的理论研究层面已经有成熟的体系,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地域差异、参与者能力的差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和遇到的具体问题千差万别,这也导致本科毕业生在毕业后缺乏实际应用能力。PBL实践教学项目就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化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一)环境PBL项目实施步骤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与日本龙谷大学合作,针对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开展了PBL教学模式的实践性探索,选择日本京都京丹后地区和中国江苏徐州潘安湖湿地为研究地区,在项目开展之前针对水质、生物多样性、经济循环模式、公众参与等几个方面,中日交流双方各自在校内外的教学基地进行科学实验以及社会调查,制定实验及调研方案,根据双方的需求,为对方调查研究提供基本的物质准备、实验器材药品等。在互访实施期间,双方根据设计方案、效果目标以及接近方法论层面,共同实施,互相学习,即时共享资源信息。事后根据现有成果,总结分析,根据实际操作中发现的问题等对前期计划进行追加实验、调查,并总结分析、讨论。最终双方在信息资源共享后,建立成果数据库,将成果反馈给当地社会,有益于市民公开研讨社会宣传和成果共享,此外针对项目自身,可将教育研究效果最大化,内部总结、讨论、反思,不断改善、切磋,从而为后续项目实施方案步骤提供依据。(二)环境PBL项目实施内容根据项目计划,按照经济循环流通模式,由经济消费模式渐渐深入拓展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这一研究模式。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把师生分为生物、经济、主体三组。生物班在实践基地,针对当地的农田、河流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经济班主要是对日本京都和京丹后的几家超市以及中日农业现状进行了解,通过研究日本学者提出的自产自销模式,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构建提出建议;主体班主要对农村农业现状进行调查,对国家环境政策实施情况和公众环境行为进行观察,通过主体形成因素调查,阐明经济循环与生物循环关系,保障经济自然和谐发展。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前期准备、分组讨论和汇报总结是三个重要环节。前期准备工作重在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对PBL项目抱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学习相关知识过程中保持了很高的积极性,改变了原有被动学习的疲态。分组讨论过程中,教师不再扮演组织者的角色,学生在学习中变为主角,积极发现问题、组织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起到了咨询和辅助作用。最后的汇报总结完全由学生组织,从海报宣传,到组织演讲和提问环节,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组织和交流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准备,学生在理论应用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二、PBL实践教学模式思考(一)PBL教学优势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形成双向交流模式PBL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教师只负责对实践整体内容进行方向性的把握,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辅导,具体的研究方法、资料的收集等全靠学生自主进行。学生一方面利用信息手段例如多媒体、文献检索系统、计算机软件等进行自学;另一方面通过现场探勘、居民访谈等收集第一手资料。实践课程由于氛围活跃,从而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效率以及学习效果。PBL教学法属于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当是学生发现知识的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导师,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必须从传导性的授业者转变为创造性活动的引导者,从真理的掌握者、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知识的解读者、平等的对话者[2],师生在交流互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