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5888018A(43)申请公布日2023.04.04(21)申请号202210983806.1(22)申请日2022.08.17(71)申请人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开放大学)地址225100江苏省扬州市文昌西路(72)发明人侯晓丽苏兰娣(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专利代理师李迪(51)Int.Cl.A63B23/035(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3页(54)发明名称一种康复训练用辅助器械(57)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康复训练用辅助器械,属于康复锻炼装置领域,用于康复锻炼,其在底板设有通过顶部U型杆连接的侧架体,顶部U型杆与侧架体上设有与顶部调整杆连接的拉杆调整杆;拉杆调整杆的底端分列于手部拉杆的两端;拉杆调整杆在位于顶部U型杆、侧架体之间的位置处套设有弹簧;所述底板通过底板滑轨与滑板滑动连接;滑板的两侧设置有向下弯折的滑板侧板;所述滑板侧板上连接有底部调整轮,所述侧架体的顶部对称连接有导向轮,所述顶部调整杆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顶部调整轮,顶部调整轮通过线缆经由对应位置处的导向轮后与底部的底部调整轮连接。本申请能够给予长期卧床的患者一定程度的锻炼量,促进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CN115888018ACN115888018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康复训练用辅助器械,包括放置于水平面基座的底板(14),所述底板(14)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对称设置的侧架体(12),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架体(12)的顶端通过顶部U型杆(3)固定连接,顶部U型杆(3)与侧架体(12)上对应加工有供拉杆调整杆(11)穿过的通孔,拉杆调整杆(11)穿过顶部U型杆(3)后伸出并与顶部调整杆(1)固定连接;所述拉杆调整杆(11)的底端分列于手部拉杆(10)的两端;所述拉杆调整杆(11)在位于顶部U型杆(3)、侧架体(12)之间的位置处套设有弹簧;所述底板(14)通过平行设置的多根底板滑轨(15)与滑板(18)滑动连接,所述滑板(18)分列于底板(14)的两侧,相邻的滑板(18)之间的底板(14)上设置有中部防撞块(21);所述滑板(18)的两侧设置有向下弯折的滑板侧板(20),滑板侧板(20)卡接滑动连接于所述底板(14)两侧的底座侧滑槽(22)中;所述滑板侧板(20)上连接有底部调整轮(23),所述侧架体(12)的顶部对称连接有导向轮(6),所述顶部调整杆(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顶部调整轮(2),顶部调整轮(2)通过线缆经由对应位置处的导向轮(6)后与底部的底部调整轮(2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用辅助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调整杆(11)在位于顶部U型杆(3)、侧架体(12)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弹簧隔板(7),弹簧隔板(7)与顶部U型杆(3)、弹簧隔板(7)与侧架体(12)之间分别设置有上弹簧(4)、下弹簧(5),上弹簧(4)、下弹簧(5)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顶部U型杆(3)、弹簧隔板(7)、侧架体(12)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用辅助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18)朝向侧架体(12)的端部固定设置有滑板缓冲板(17),滑板缓冲板(17)上设置有侧板缓冲缸(16)的伸缩端,侧板缓冲缸(16)的底端套筒固定连接于支架侧板(13)上,支架侧板(13)位于侧架体(12)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用辅助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18)的顶端通过滑板卡接槽(24)卡接滑动有移动卡板(19),移动卡板(19)的两端向下弯折形成卡接端,卡接端具有伸入至底座侧滑槽(22),底座侧滑槽(22)的底面加工有与卡接端配合的卡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用辅助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滑轨(15)具有滑轨本体,滑轨本体具有顶滑槽(26)、侧滑槽(25),顶滑槽(26)、侧滑槽(25)与滑轨本体同等长度。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用辅助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6)通过轴承及轮体轴(9)与轮体轴套(8)连接,所述轮体轴(9)连接相邻的两个侧架体(12)。2CN115888018A说明书1/4页一种康复训练用辅助器械技术领域[0001]本申请属于康复锻炼装置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康复训练用辅助器械。背景技术[0002]处于病、伤、残状态的患者通过康复治疗能够与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配合,实现患者身体机能的有效回复。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大多施加多处于卧床状态,卧床状态的患者多缺少必要的运动,导致患者的上肢、下肢、背部等缺少必要的锻炼,如何使得长期卧床状态的患者能够确保一定程度的康复训练量,成为本行业从业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发明内容[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