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古建筑文化》第四讲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 第四讲中国古代建筑的木结构框架 一、梁、柱、檩、椽、枋 中国古代建筑的承重部分为框架结构,主要包括梁、柱、檩、椽、 枋等。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各承重部分的名称,有不同的说法。一般来 说,如果以横向的屋脊作为x轴,以房屋进深方向为y轴,以垂直的 立柱方向为z轴的话,z轴方向的圆木为柱;y轴方向的圆木或方木为 梁,梁由下至上层层重叠,逐渐缩短,最下方的长梁落在柱头上或通 过斗拱落在柱头上,上下的每层梁之间由短柱支撑形成梁架;x轴方向 金柱上的圆木为檩,最上方为脊檩;檐柱上的方木成为枋;沿屋顶向 下,在相邻两个梁架之间的每根梁端架檩;在檩架形成的斜面上,在 檩上排列椽,形成屋顶的两个坡面的骨架。在骨架上加置望板,覆以 瓦,就形成了屋顶。 建筑物的屋顶梁架以立柱支撑,立于最外一层屋檐下的柱子称檐 柱,,多用于带外廊的建筑。檐柱以里位于内侧的柱子称“金 柱”。金柱又是除檐柱、中柱和山柱以外的柱子的通称进深较大的房 屋依位置不同又有外围金柱和里内金柱之分。 二、建筑的开间与进深 古建筑不论大小均以“间”为单位。古代造房子以木结构为主, 人们将大树砍倒作为建筑材料,每一棵树只有6—7米长,如果用其 1/2作为梁,只有3.5-4米。而房间的开间(面阔)定为4米左右,进深 方向为6—7米,所以用一株大树就可以解决了。这个尺度的来源是根 据大树成材尺寸来确定的,时间久了成为习惯尺度。 三、古建筑的墙 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的墙叫横墙,横向外墙一般称为山墙。古 代建筑一般都有山墙,它的作用主要是与邻居的住宅隔开和防火。 山墙有三种形制,一是人字形,比较简洁实用,修造成本也不高, 民间多采用。二是锅耳形,线条优美,变化大,实际上它是仿照古代 的官帽形状修建的,取意前程远大,因它的形状像铁锅的耳朵,民间 俗称镬(锅)耳墙。锅耳墙不但大量用在祠堂庙宇的山墙上,一般百姓的 住宅也常运用,绵纶会馆等建筑为典型的锅耳形山墙。三是波浪形。 造型起伏有致,讲究对称,起伏多为三级,实际是锅耳墙的变形,更 像古代的官帽,百姓基本不用。在比较大的建筑群中它和人字形山墙、 锅耳形山墙一起出现在群落里,尤显风姿。徽派建筑的马头山墙独具 一格。 人字形山墙锅耳形山墙 四、室内顶部天花装修 中国古建筑的室内顶部天花装修有三种手法露明、藻井和平綦。 1、露明 露明,又称砌上明造,即对室内顶部空间不作任何掩盖处理,梁、 檩、椽等木构架尽露。此法古已有之,可以说我们的先祖在懂得盖屋 顶时就衍生了露明法。远古人类是无能力进行露明以外的装修处理, 只能听之任之,随其自然。当后人有能力对屋顶的空间界面进行装修 时,露明处理是一种选择,它可以展现屋顶木构架的结构美,是无为 而为。露明法对本构架的工艺处理、细节把握及整体关系的要求更高。 露明法用于早期建筑和次要建筑,南方民居建筑中亦多见。彻上露明 造又称明袱。 彻上露明造藻井 2.藻井 藻井是用于古代高等级建筑内天花中心处的一种较复杂的装修, 其基本形状为一向上凹的四角形(斗四)或八角形(斗八)形式。藻井的存 在可以强调出室内上部空间的中心所在,突显其整个笼罩空间的重要 性,突出了空间构图的中心。因为藻井下一般设皇帝御座或神佛像。 所以一般人家中是不准设藻井的。 3.平綦 平綦俗称天花板,以掩盖屋顶内空间的结构部分,以使室内各个 界面(墙面、地面和顶面)整齐划一,整体感好。南北朝石窟顶面多刻作 平某,其形是以支条分格.有分成方格者,亦有分成长方格者,形似 棋盘,已成规范。南北朝后长方格的平綦已不见存在,至清代均为方 格平綦。在木构架上,平綦做法为先由梁枋下加木条纵横组成井字形 框架,再于每个框架内钉板,板上和框条上还要彩饰。平綦方格内的 图案构成一般都为圆形.方与圆的对比作用,给视觉以丰富感。明清 平綦上的龙纹、凤纹均用于主要宫殿。花卉图案和写生花等一般用于 次要建筑。 一般情况下平某的方格形早期较小,至明、清时较大。明、清的 框条也较为宽大,因此在接点处还画上四朵向心如意藻头.使各个方 框内的图案不显孤立。 天花上除使用平綦装修外,还有叫做“海墁天花”的,其做法是 以木条贴于梁坊下做骨架.再于其表贴纸或钉薄板成为平整的天花。 另一种是用秸杆或竹子等轻质材料扎架,再于其表糊纸或平铺苇席, 俗称吊棚.这些天花都用于经济状况不同的民居中。 五、雀替 雀替的位置是在柱与梁、枋的交接处。雀替的功能是可以缩短梁 枋的净跨度,以增强梁枋的荷载力;能减少梁与柱相接处的向下剪力; 还可防止横竖构材问的角度之倾斜。木建筑上用木制雀替,石建筑上 用石制雀替。 雀替不仅有诸多的力学作用,而且其造型亦富装饰性,故在古建 筑中使用范围较广,由此出现较多的类型变化。自雀替在南北朝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