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刘春艳孙颖 (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产学研联盟是社会主义新时期构建我国国家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中的关键一环,知识转移是产学研联盟协同创新活动的本质,是产学研联盟协同创新活动的必要过程。本文主要构建了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的一套系统有效且较具操作性的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期更好地开展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能力评价研究,促进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效率提升。 1.引言 产学研联盟是实现区域协同创新的制度性安排[1]。早在1992年,我国就开始了产、学、研三方合作进行协同创新,近20年来,这种产学研联盟的形式为我国协同创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产学研联盟在共同创造新知识的过程中,知识转移的数量、质量以及速度等有效输出指标对协同创新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通过文献调研和实证考察发现,现阶段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缺少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影响知识转移的效率。因此,有必要建立科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能力开展评价研究,让知识转移双方都能真正实现自身价值,促进知识转移效率的提升。本文基于此深入剖析并探究影响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的关键因素,构建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推动区域协同知识创新活动稳健开展提供重要支持。 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的内涵 产学研联盟是产学研合作不断发展的结果,在国家创新型组织中,产学研联盟的主体可以是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中介及其他组织机构等,参与主体为达成其在战略上预设的目标,构成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本文认为产学研联盟主要涵盖了三个基本的主体要素:产、学、研,其中“产”代表企业、“学”代表高校、“研”代表科研院所,即由这三个要素相互交叉、螺旋上升、共同发展的新型合作关系。产学研联盟是为适应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抓住稍纵即逝的竞争机会、完成创新技术输出、获得利益最大化而建立的一种资源共享、利益与风险共担的长期合作关系。 知识转移的概念最开始是由Teece(1977)定义的,他指出通过在越来越频繁的技术知识在组织间的输入和输出,能够使知识突破地域障碍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2]。学者们的研究视角、研究主体以及所处的情境因素不同,对知识转移的定义也不同,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得出知识转移的核心内容有传播、吸收和应用。本文认为,知识转移就是在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知识在组织内部与外部的流动,即由知识源发出,知识通过传播媒介到知识接收方的一般过程。知识转移不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播,而是带有目的性的选择、归纳、吸收、应用及创新。虽然在转移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误差,使让渡的知识价值有所减少,但是通过接受方的反馈,也会提高知识源组织的知识转移效果,得到相应的利益回报。 知识转移的形式十分宽泛多样,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也属于其中一种。所谓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就是在学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组成一个团体并依据相应的需求进行合作,而联盟中知识的传播是动态的,知识从学研方进入企业、从企业流回学研方,我们把这一动态过程称为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目前,普遍认为学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已经不同于以往的职能权限了。高校与科研院所是创新的来源,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研方的知识转移提升了企业的发展潜能;企业与市场关系紧密,为学研方提供了技术实践的平台,企业的需求代表着市场环境的不足,指导学研方人才培养的方向。学研方不但要承担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而且还要对知识的商业化进行推进,企业通过产学研联盟获得资源与知识并将其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在与企业联盟的过程中,要积极推进知识的传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综合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的内涵,借鉴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能力主要从知识特性、知识源水平、知识接收者水平、知识转移情境四方面来衡量,并以这四方面为一级指标,构建了一套包括9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的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产 学 研 联 盟 知 识 转 移 能 力 评 价 指 标 体 系一级指标二级 指标三级指标知识特性知识 粘性经验、诀窍等知识阐释和表达的难易度知识需要相关专业知识背景才能学会的程度知识经过长时间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的程度知识源水平转移 意愿将知识和经验告诉其他成员的意愿毫无保留地传递知识交流、学习、共享等知识转移活动的支持程度转移 能力准确表达知识的能力知道知识受体所需知识并提供有效帮助的能力转移知识的经验知识接收者水平接收 动机学习新知识的意愿为接收知识付出努力的程度获取新知识对工作促进的程度内化 能力短时间学到比他人更多知识的能力将学习的新理念、新经验应用到实践的能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