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装饰音演奏与处理【摘要】巴赫的音乐将意大利风格与法国风格合为一体这使得他的作品中装饰音变得尤为复杂。在他的作品中他只注明了装饰音的特定符号没有写出明确的演奏法因而如何演奏这些装饰音成为了研究和演奏巴赫作品的一大学术课题。装饰音(ornaments)是通过使用小音符或特别的符号来修饰旋律的音各个声部在不同节奏位置上加上华彩性、炫技性的回音、颤音、短音阶顺滑音等等。《哥德堡变奏曲》装饰音众多下文将对此一一加以分析。【关键词】巴赫;《哥德堡变奏曲》;装饰音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057-02在钢琴演奏和教学中巴赫的古钢琴作品始终是必弹的课程。但是在实际演奏中大部分学生并不能够将所弹过的巴赫古钢琴乐曲的风格、思想感情一一分析出来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只是在机械地照谱弹奏。所以如何引导学生注重巴赫古钢琴作品的深层意义让他们意识到在巴赫作品严整的外部形式下所蕴含的深刻而丰富的感情世界认识到“机械地照谱弹奏”是远远不够的并进而认识到加强自身理论修养的重要性是巴赫钢琴作品演奏与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哥德堡变奏曲》(BWV988)是巴赫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最著名的键盘作品之一它集中体现了巴赫晚期音乐风格的渐进式变化对理解巴赫其人、其乐以及演奏巴赫音乐作品均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装饰音(ornaments)是通过使用小音符或特别的符号来修饰旋律的音。巴洛克时期作品中的装饰音有着意大利与法国两大风格潮流[1]。如果巴洛克音乐去掉装饰音就如同把一座具有整体和谐美的雕塑装饰拿掉从而破坏了整个艺术品的架构。因此在巴洛克时期装饰音空前繁荣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装饰音。《哥德堡变奏曲》将意大利风格与法国风格合为一体融汇在巴赫本人独特的个性与地位中这使他的作品中装饰音变得尤为复杂。在他的作品中他只注明了装饰音的特定符号没有写出明确的演奏法因而如何演奏这些装饰音成为了研究和演奏巴赫作品的一大学术课题。例如:装饰方向、装饰时值、装饰密度、装饰节奏等等都有不同的奏法。因此要弹奏巴赫的作品首先必须对当时的装饰法有所了解并加以练习。《哥德堡变奏曲》是巴赫巧妙运用装饰音的杰出典范其间包括了基本的装饰音还有极少用的装饰音。下文以主题的咏叹调为例将在该曲中出现的主要装饰音奏法列举如下:一、长涟音(LongMordent)此种装饰音记号主要出现在亨德尔键盘音乐作品中长涟音弹奏的长度是依主要音符的长短来决定的主要音符长整个装饰音演奏就长[2]。在谱例中主要音是附点八分音符时值不长装饰奏的长度要控制在一个单位拍内由主要音开始到下方助音两次比较合适最后回到主音(如图1.1)。二、短涟音(ShortMordent)与长涟音相对短涟音演奏时值较短。主要音符下方音为助音从主要音符开始演奏到下方助音最后回到主音。一共由3个音构成速度很快。在谱例中由主音开始到下方助音再回到主音上因主音时值较长需按时值再保持一拍(如图1.2)。三、长倚音(LongAppoggiature)这种没有斜线于音符上的短小音符从正拍开始弹奏它的长度至少是占后面主要音符的一半有时几乎占了主要音符所有的时间。在谱例中第一处主要音符是八分音符长倚音占一半时值两个音各为十六分音符演奏。第二处主要音符是二分音符长倚音可以演奏成八分音符占主要音符的四分之一时值(如图1.3)。四、回音(Turn)在巴洛克时代的回音通常是从上助音开始弹奏。在谱例中由上助音开始进行到主音接到下助音最后回到主音这就是一次回旋音过程(如图1.4)。五、震音(Trillo)巴赫在为他9岁大的儿子所写的“装饰音列表”中记载了六种震音方式在本例中因为主要音符时值较短采用由上方助音进入到主音接上助音到主音两次的方式演奏比较合适(如图1.5)。巴赫的作品装饰音使用极多种类也很复杂以上举出的是在《哥德堡变奏曲》中出现的所有装饰音类型和具体处理手法在三十个变奏中的装饰音记号可以沿用上述例子中的处理方式。装饰音对于演奏者把握乐曲的风格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就像文献1中提到:“假如严格地依据巴赫所能接受的和他当时经常应用的关于那些装饰音的弹法除非你完全正确了解他那些不同的装饰音记号中所意欲表现的东西是什么那么你就不可能弹巴赫的音乐即使弹出来也不是他的原意了。”这就要求钢琴学习者在处理装饰音时以乐谱为根本结合关于装饰音演奏的知识在分析乐曲的基础上做出恰当的判断。参考文献:[1]董蓉.巴洛克时期的装饰音现象[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0(4):9-11.[2]泰勒.钢琴的技巧[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1996.154-155.作者简介:李春犁(1983-)女山东烟台人硕士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伴奏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