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不可忽视的“粗心” 贵阳市河滨小学向誉 在教学中,我常常发现有不少的学生在上课时思维活跃,回答问题的质量也很高,但一做起作业来却频频出错,考试也往往得不到高分。究其原因,不外乎就是一个老毛病——粗心。特别是有些错误被老师、家长认为是非认知的,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看错题目的数据、符号等。对于学生的这种所谓的失误,老师、家长在扼腕叹息之余,总免不了唠叨一句“以后要细心”,好像对待学生的“粗心”的良方除了“细心”还是“细心”,其实不然。那么,什么是粗心?学生在学习中为什么会出现粗心的现象?我们应如何引导学生克服粗心的毛病,养成仔细、认真的学习习惯呢? 一、学习粗心大意成因分析 1、粗心与不良性格特质有关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总和。粗心是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是性格结构中态度特征的直接表现。中小学阶段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若形成了做事匆忙、不认真、缺乏责任感的态度,其行为方式必然表现为粗心大意,不够细致等不良习惯。学生由于不良性格特征导致的粗心在日常作业的审题、计算及抄写中均有表现。例如审题不清不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在没有弄清条件之前就急于解答,由于忽视了题目中某些隐蔽的条件,因而找不到解题的突破口等。 2、粗心与思维定势干扰有关 思维定势是由于先前的活动而形成的一种习惯性的心理准备状态,它会使人按照一种比较固定的方式思考问题或解决问题。学生在计算中思维定势的负面作用主要表现在旧法则干扰新法则,而产生“积累性错误”。例如在计算22÷2=11、44÷4=11这些题目后,接着计算440÷44时,由于思维定势学生往往会错算成440÷44=11。 3、粗心与强信息干扰有关 学生的视听觉是有选择性的,所以接受信息的强弱程度就会影响他们的思考。计算时,一些强信息容易首入眼帘,掩盖其他信息。例如计算420+80÷5时,学生往往做成原式=500÷5=100。这是由于“420+80”这个强成分的诱发,使学生忽略了运算的符号和顺序,造成错误。 4、粗心与学习负迁移有关 人的学习有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非常善于迁移,迁移几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学习本能——人们总喜欢将某种问题的认知推广到自认为和它相似的问题情境中。而我们在学习活动和教学实践中常常会发现,以前的学习会对当前的学习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即正迁移或负迁移。其中负迁移是学生产生作业粗心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学生学会了乘法分配律后,掌握了“25×(40+2)=25×40+25×2”的形式演变,又常常会出现“25×(40×2)=(25×40)×(25×2)”之类的错误。 5、粗心与“内隐学习”有关 任何一个知识都包含这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是要依靠形式来呈现的。比如“6个十和8个一”要写出“68”。对于“68”这个数来说,“6个十和8个一”是内容,而左“6”右“8”就是形式,问题的形式和内容分离就为学生的“内隐学习”创造了可能。例如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看见“一共”就用加,看见“还剩”就用减时就是没有从把握问题的内容入手,而是依据对问题形式的理解得出一个“形式”的结果,就是典型的“内隐学习”。 二、学习粗心大意的矫正策略 粗心看似小毛病,形成习惯却很难改正,且疏忽大意铸成大错在工作、生活、学习中屡见不鲜,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做好学生粗心的预防和矫正工作。 1、塑造学生优良的性格特征 不良的性格特征是形成粗心的重要原因。要根治粗心,首先要从纠正学生的不良性格特征入手。因此,我时常教育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认真严谨的行为习惯。具体为: (1)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审题有很多方法技巧,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做到认真、细心,关键性词句必须画出来,防止“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错误。 (2)书写端正的习惯 有清楚整洁的书写可避免很多不应有的错误。我平时经常性地开展“优秀作业评比”,并给与奖励,激励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3)仔细计算的习惯 在计算时,我要求学生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 一看:做题前,先完整地看清每个数和每个运算符号,进行初步感知。 二想:弄清数据的特点与运算之间的关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正确、合理的运算方法。 三算:认真地进行计算。 四查:每算一步,要及时“回头看”,检查方法是否合理,数据运算符号是否抄错,括号、小数点是否抄漏,计算结果是否写错等。 (4)及时订正的习惯 及时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发现错误让学生适时订正,不让学生把错误带回家“过夜”。同时,我还经常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的典型错例,与他们一起分析、交流,通过集体“会诊”,达到既“治病”又“防病”的目的。 2、训练学生良好的注意习惯 注意是心理过程的开端,为认知活动提供清醒的心理背景。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时心理活动的指向经常变化,注意对象就不能得到清晰而完整的反映,因而极易粗心出错。因此,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