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巧设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有效性 唐美林 背景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主动构建知识和技能,提高批判思维,以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一个好的课堂提问能够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定理或专题上,能够引导学生追忆、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一个好的课堂提问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有价值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信息反馈,不断调控教学程序,实现教学目标。 实例 例I:在“棱柱侧面展开图的探索”课题教学中,每个学生都准备了各种矩形纸片、平行四边形纸片几张,课上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动手实践、探索: 问题1: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什么?你能用已有的纸片围成一个棱柱的侧面吗? 问题2:给你一个长宽分别为a、b的矩形纸片,能否围成一个底面是等边三角形、两个侧面是含的全等平行四边形的斜三棱柱侧面?(投影) 学生通过动手折叠,排除了平行四边形是斜三棱柱的侧面展开图,对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有了初步的了解,也是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获得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学习活动中创造性思维的活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为学生动手操作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定理获取感性认识,进而通过加工、整理,上升为理性认识。 反思 课堂提问看似简单,但实施起来往往有相当的难度。它即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难预料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提高其主体地位,力求实现课堂提问的科学安排和艺术组织。因此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是: 一、适时性原则。 所谓适时性原则就是指提问时机的选择要合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从教学内容方面来看,要选择合适的知识点和知识点的适当视角作为提问的切入点。问题切入点的设计是否合理,关系到整个课堂结构和成败,所以说提问的切入点十分重要。那如何选择问题的切入点呢?通常,应选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处,如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过渡点以及容易产生矛盾和疑难的地方 二、适度性原则。所谓适度性原则是指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把握分寸,注意难易适当。如果太难,只有优等生才能回答出来,那么中等生及差生将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是如果问题太容易,连差生不都不用动脑筋就知道答案,那么成绩好的学生听来肯定是索然无味。因此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照顾大多数。让大部分学生想一想都能回答出来。同时应注意在不同的知识环节上设置问题的难度要有差别,有些问题是给差生答的,还有些问题是给优等生答的,尽量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而对同一个知识点的提问应注意设置问题的梯度,由易到难。 三、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是指在课堂提问中应注意提问对象的选择。我曾经听过这样一堂公开课,上课的老师在课堂上问了很多很好的问题,可惜的是那位老师对一些学生似乎视而不见,提问的对象始终是那几个成绩好的,哪怕是简单的问题,我留意了一下,那节课中,回答问题的学生有八名,最多的一位学生回答了三次。后来我了解到那位老师是怕别的同学回答不出来而影响教学效果。其实,在课堂教学中,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回答和愿意回答每一道问题的,因此提问时选择适当的提问对象也是课堂提问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课堂教学设置的问题有这么几个层次。第一类是问“是不是”或“对不对”的判断型的问题。这类问题是最简单的,只要稍微动动脑筋,一般每个学生都可以回答出来,因此,这类问题的提问对象应是或主要是差生。第二类是问“是什么”和“怎么样”的描述型的问题。第三类是问“为什么”的分析型问题。这两类问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识记有关知识甚至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前提下解释和分析其中的原因,一般来说这类问题对差生是比困难的,因此,这两类问题的提问对象应主要是中等生。第四类是问“你有哪些不同意见”的创造型问题,对一般的学生来说,要较好地回答出这类问题很难,因此这类问题的回答只能由那些思维敏捷的优等生来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