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甘肃省中小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报告)、案例评选 类别:论文市州报送编号: 题目:农村学校留守学生现状分析及对策 姓名:赵志强 单位:定西市陇西县(区)侯家门九年制学校 联系方式:18709326553 农村学校留守学生现状分析及对策 赵志强 (定西市陇西县侯家门九年制学校,定西,748000) 〔摘要〕生存的现实需要使得大量农民从农村涌向城市,但由于城乡社会结构发展的差异,加之“离土不离根”的传统观念影响,大量农民尽管走向城市却无法成为真正的“城市人”。由此,出现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学生,正视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分析和研究其产生的深刻动因,探寻其解决路径,对于保障留守学生的安全,实现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留守学生现状对策 生存的现实需要使得大量农民从农村涌向城市。但由于城乡社会结构发展的差异,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加之“离土不离根”的传统观念影响,大量农民尽管走向城市却无法成为真正的“城市人”。由此,在我国出现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学生。随之而来产生了一系列留守学生问题,尤为突出的是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对其如不加以妥善应对,不仅对留守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有负面作用,而且更会对未来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而,正视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分析和研究其产生的深刻动因,探寻其解决路径,对于保障留守学生的安全,实现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留守学生的现状 目前,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农民致富、谋求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成为他们供子女上学的重要经济来源。这一批打工族长年累月进城做工,他们的后代又不可能随之进城,只好留在家里,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或者托付给亲戚朋友照看。这部分留守学生,由于长期远离父母,缺少亲情关爱和监督,往往在行为上会出现许多偏差,养成不良习惯,惹是生非,甚至走上违法之路。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最近对农村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道德品质等状况作了一次调查,获得下列数据:农村留守学生在少年儿童中占的比例是:某村小四、五、六年级三个班级,共有学生128名,有97人的家长常年外出打工,占总人数的75.78%。其中父母双双外出的有82人,占总人数的64%。留守学生,普遍存在心理疾患。据不少任课教师反映,留守学生普遍存在着性格孤僻,感情脆弱,自暴自弃,上进观念淡薄,69%的孩子抱无所谓的态度,有反正父母读书不多,同样天南地北闯荡挣钱的想法;80%的孩子准备将来经商或打工。班上厌学、逃学的往往就发生在这些孩子身上。 现实生活中留守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留守学生生活问题。由于没有父母很好的生活照顾,部分留守学生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二是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父母在外打工,一些留守学生农活、家务活增多,学习时间没有保障,致使学习成绩下降,有些还由于厌学等原因逃学辍学。三是留守学生心理问题。一些留守学生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四是留守学生道德行为问题。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偏差,留守学生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五是留守学生安全问题。部分留守学生因父母不在身边,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 二、农村留守学生教育对策 在城乡二元体制短期难以消除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功能,形成学校的教育管理体制,对于保障留守学生健康安全成长尤显重要。 (一)建立专门的留守学生档案卡。 以班级为单位,将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和留守学生的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与代管人的融洽程度,与外出务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进行详细登记,全面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以便于了解留守学生生活、学习、交往等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二)开展校园农民工事迹宣传活动。 很多留守学生都不同层次的存在着因为父母外出务工而自卑的心理,这说明留守学生对社会分工、对劳动存在一定的错误认识,我们就有必要在学校通过宣传栏、农民工报告、演讲、歌咏等形式来宣传外出务工人员给城市的建设,给祖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作出的伟大贡献,并弘扬热爱劳动这一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既可以提高留守学生对务工现象错误的认识,让他们从更高的境界去重新审视父母的劳动,去重新审视社会分工的必然性,又能激起一些曾经鄙视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对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尊重,消除他们之间的歧视,构筑他们之间的平等意识。 (三)建立留守学生心理咨询培育室。 农村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心理教师,但时下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