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分析在音乐学习中获得审美体验的方法审美体验是音乐课程价值的主要体现。音乐课程把审美体验价值提到第一位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音乐教育活动中要充分重视音乐的审美体验这个核心将它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和健全人格。那么教师应如何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学习音乐使音乐学习有机地渗透审美体验呢?一、教学活动重在审美体验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所应重视的不仅仅是音乐知识与技能还应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音乐教育的主要特点就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培养人的审美情感为主要目标而不是以技能知识获取多少为目的。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把“双基”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或终极目标忽视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音乐的美怎么会体现在课堂上?学生怎么会受到艺术的感染?这样的课堂又怎么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又怎么会通过审美情感的激发而去学会创造音乐呢?例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教师应首先向学生介绍作品的故事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故事的情节美之后带着这种美来欣赏感受整首作品感受其旋律美在美的熏陶下学生会产生掌握知识的欲望使学生从“苦学”过渡到“乐学”的状态。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过程把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的权力和方法交给学生激发学生的体验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动力才能是一节好的音乐课。当然我们绝不是把学生都培养成音乐家但在音乐教学中必须要把学生对音乐审美的体验过程作为核心任务来完成要敢于淡化“双基”把注意力转向对学生兴趣、情感和创造力的培养上以审美体验为核心让学生时刻保持一种对音乐的积极心态和体验。例如在教唱歌曲《青春舞曲》这首歌曲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观看一组藏族舞蹈和藏族的民族服饰然后在这种美的熏陶中、美的体验中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意境然后再进行学唱歌曲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更浓学唱歌曲也会更快一些。二、音乐课堂应归还学生传统的授课形式中教师是学习的主宰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教学过程中缺少学生的参与缺乏民主、平等、融洽、活跃的课堂气氛致使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束缚了学生积极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的发挥。学生是音乐学习的主体师生之间不应只是知识传授和被动接受的关系而应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把知识融入到情感交流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对音乐的审美体验要努力营造出一种和谐轻松、师生双向、宽松交流的教学氛围要让学生充分投入到各种音乐审美活动中这样才能“润物无声”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以《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首歌曲为例这首家喻户晓的歌曲对中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笔者在教唱此歌之前先考虑到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然后问一问学生之中有没有会唱本首歌曲的有会唱的让他(她)作为教师来教唱给其他学生然后教师加入指导、纠正打破了以往教师唱一句学生学一句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三、注重审美体验中的情感长期以来由于受以往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以学生在音乐技能方面达到了什么程度作为标准来衡量这种评价方法无疑是“重结果、轻过程;重量化、轻质态”使音乐教育偏离了轨道。一些教师为了使学生通过掌握某一技巧来唱好歌曲不惜以一节课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强化训练。他们认为只要掌握了技巧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获得了审美体验。音乐是艺术艺术表达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生命的体验过程。缺少了生命的体验过程也就失去了深层次的审美内涵和意蕴即使演唱技巧再熟练没有情感的投入其演唱也只不过是灵魂的外壳而已。学生在演唱歌曲或是欣赏作品的同时要不断注重音乐的审美情感。舒伯特的作品《魔王》是以歌德的同名叙事诗为歌词谱曲的歌词的大意是在深夜风雨交加的原野上父亲抱着病危的儿子在烟雾笼罩的树林中策马飞奔魔王紧紧地追赶着他们。魔王时而用甜言蜜语哄骗孩子时而凶相毕露地威胁孩子孩子惊恐地求助于父亲父亲极力掩饰内心恐惧安慰儿子。当父亲筋疲力尽地回到家时发现魔王已夺去儿子的生命。这首歌的歌词意象十分明确音乐部分与歌词融为一体加强了内容的表达也给听众带来音乐的美感。由于歌词的意象和主题思想明确音乐的情感表达有了明确的基点这样欣赏者可以根据这些投入自身的情感。学生在这种情感基础上进行审美体验感受其中的意境从而达到欣赏作品的目的。音乐教师只有端正自身的认识科学辩证地对待音乐教育还音乐教育“审美体验”于课堂才能激发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使其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态度和习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意识和情趣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