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文化] “中国模式”研究综述 ◎郭盛 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关于是否存在中国模式,或用其他概念替代, 就,按可比价格计算,经济总量增长15倍,人均国学术界本身存在分歧,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观点。 民收入增长12倍。2009年人均国民收入达到第一种观点认为不存在“中国模式”。德国学 3600美元,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称得上是者桑德施奈德认为没有所谓的“中国模式”,中国 一个经济奇迹。海内外学者对于中国发展模式和三十年成就的秘诀归结到一个词就是“实用主 发展道路进行了广泛讨论,对于是否存在“中国模义”。 式”及其内涵特征等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解读。第二种观点认为应慎用“中国模式”。有的观 点认为,中国的体制尚未定型,还需要继续探索。 一、从“北京共识”到“中国模式” 现在提“中国模式”有定型之嫌,容易引起盲目乐 一般认为,“中国模式”这一概念发端于时任观,会转移改革方向,因此要慎提“中国模式”,并 美国《时代》周刊高级编辑乔舒亚库珀雷默,他主张用“中国特色”。有的观点则认为,中国无意 ·· 于2004年5月撰写的《北京共识:提供新模式》一输出“中国模式”,中国一向坚持与中国国情相结 文认为,“北京共识”具有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合制定政策和选择发展道路的原则,“中国模式” 胆试验,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以及循序渐进、没有普适性,正像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没有 积聚能量和具有不对称的工具(如巨额外汇储备)普适性一样,中国模式准确地说应该叫“中国案 等特点。他的观点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在例”。还有的观点认为,提“中国模式”为时尚早; 此基础上,中国学者提出了“中国模式”、“中国经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关于中国特色发展经验和道 验”、“中国道路”和“中国案例”等说法。路,称之为“中国经验”、“中国道路”,比提“中国模 1.“中国模式”概念的提出式”更加科学、合理,也给未来“中国经验”、“中国 “中国模式”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这一概念道路”有可能上升为“中国模式”留下余地和空 在当下流行则源自国内学者,他们用“中国模式”间。《人民日报》近期署名郑青原的评论肯定了中 概念取代了“北京共识”,认为使用“中国模式”概国道路的意义,认为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 念而非“北京共识”,有三个原因:一是“共识”一词中,中国探寻出了一条生机勃勃的现代化之路,为 已经泛滥成灾而且政治意味很浓;二是“北京共世界提供了一个新型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发展模 识”概念容易使人产生与“华盛顿共识”对抗的错式,“中国道路”丰富着世界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觉,有兜售意识形态之嫌,对消除“中国威胁论”十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我国经济率先回升向 分不利;三是“模式”一词是指前人积累的经验的好,当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呈现社会主义中国 抽象和升华。因此,用“中国模式”概念更为恰当,的精彩,西方媒体感叹:“中国道路”激发了世界关 更强调这个模式是对中国自身发展经验的总结。于制度的丰富想象。 2.“中国模式”概念之争第三种观点坚持认为,中国确实存在一套自 20文稿/2011.02 [文化] 己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尽管现在的模式还在克思主义的理论,还是市场经济的发展思路,都需 发展变化中,不太成熟,之前的发展道路也存在一要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中接受检验,并根据中国自 些缺陷,但是依然可以大声说出来。这是较为主身的具体情况不断中国化。另有学者通过对比东 流的观点。关于“中国模式”的历史起点,学者们欧的困境和“中国模式”的成功,特别强调了邓小 有不同的看法。有学者强调,“中国模式”形成和平同志对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总书记卡达尔的 发展的历史起点应该是在1978年以后,“中国模三点忠告:不要照搬西方的做法;不要照搬其他社 式”是在改革开放当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可会主义国家的做法;不要丢掉自己制度的优越 以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性。这三点也是“中国模式”的起点。 系”、“发展实践”。有学者则主张历史地、全面地3.从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来定义“中国模 看待“中国模式”,认为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和坚持式” 共产党领导都是贯穿60年社会主义实践的灵魂,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是经济模式、政治模 因此前后三十年共同构成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和社会模式三位一体的综合;是包括经济建设、 式”则是新中国60年历程的成功经验的概括和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 结。在内的综合发展模式。有人特别对中国经济模式 作出阐释,概括为四大支柱:一是国家对土地的控 二、“中国模式”的内涵 制权,也就是土地公有,民间主体拥有有限的土地 虽然支持“中国模式”存在的学者很多,但“中使用权;二是国有金融企业和大型非金融类企业 国模式”的内涵是什么,各自又从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