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钻床试验模态分析 实验报告 张琦刘帅项阳 摘要:为对钻床进行试验模态分析,本实验采用锤击法采集数据并利用DASP软件进行分析获得钻床振动的各阶频率、阻尼比和振型,然后通过对钻床各阶模态振型的观察,找到钻床结构的薄弱环节,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 关键词:钻床模态分析各阶振型优化设计 引言:众所周知钻床工作时会产生振动,振动不仅会影响钻床的动态精度和被加工零件的质量,而且还会降低生产效率和刀具的耐用度,振动剧烈时甚至会降低钻床的使用性能,伴随振动所发出的噪音会影响钻床工人的健康。随着我国钻床工业的飞速发展,钻床的振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找到钻床振动的薄弱环节并进行改进尤为重要。 1.钻床模态分析方法 1.1模态测试与分析系统流程 图1 本次试验采用多点敲击,单点测量的锤击法,这种测试方法的力频谱较宽,速度快,测试设备简单,灵活性大,特别适合于现场实验。具体操作是:在被测构件上布置一些点,在这些点上依次施加激振力(每点激振3次),测量固定测点的响应,激励信号和响应信号分别经过放大器放大后,通过测振仪输入数据处理和分析系统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反映该两点间激振力和响应的传递函数,进一步进行参数识别得到钻床振动的各阶频率、阻尼比和振型。 1.2模态分析原理 模态分析方法是把复杂的实际结构简化成模态模型,来进行系统的参数识别。从而大大地简化了系统的数学运算。通过实验测得实际响应来给出响应的模型,使其成为实际结构的最佳描述。 将一个连续体离散化处理,其结构特性可由N阶矩阵微分方程描述: 为N维激振力向量;、、分别为N维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响应向量;M、K、C分别为结构的质量、刚度和阻尼矩阵,为对称矩阵。 设系统的初始状态为零,拉氏变换可得: 阻抗:导纳: 可得:令,得到: 在频域中,,利用实对称矩阵的加权正交性(为振型矩阵) 代入表达式可得: () 因此 为了确定全部模态参数,只需测量频响矩阵的一列(对应一点激振,各点测量)或一行(对应依次各点激振,一点测量)就可以,本实验采取后者。 1.3实验步骤 1.3.1测试对象和测点的布置 图2 图3 本次测试对象是钻床上半部主体框架部分(图2)。由于主体框架类似于矩形,激振点布置可先将主体框架分为矩形四边,每边八等分,一边上有9点,总共32个点,将其依次编号,此时激振点大致均匀地覆盖了整个框架,将13作为测量点,加速度传感器放在13点(图3)。建立几何模型时也按此建模。 1.3.2仪器的连接 图4 1.3.3数据处理 利用锤击法采集到数据后按如下流程(图4)进行数据处理,最终得到所要的钻床振动的各阶频率、阻尼比和振型。 图5 2.模态试验分析结果 2.1钻床振动各阶频率、阻尼比表格(图5) ======================================== 阶数频率(Hz)阻尼(%) ---------------------------------------- 124.3051.013 245.5722.000 368.0171.713 490.5431.232 5113.0641.159 6136.2960.328 7159.2960.352 8182.4210.096 9204.3201.263 10226.4300.193 ======================================== 图6 2.2钻床振动各阶振型图 图7(1阶振型图)图8(2阶振型图) 图9(3阶振型图)图10(4阶振型图) 图11(5阶振型图)图12(6阶振型图) 图13(7阶振型图)图14(8阶振型图) 图15(9阶振型图)图16(10阶振型图) 3.薄弱环节分析和优化减振设计 通过观察分析钻床的10阶振型图,可以看出: =1\*GB3①从1阶到10阶,无论低频还是高频条件下,主框架上边中心处附近(点12~15)振动得较为剧烈,表明此处附近的抗弯刚度明显不足。 =2\*GB3②在低频范围内(1~2阶),框架的左右两边的下半部分(点2~4、点22~24)有较为明显振动,同时右上端也有振动;频率增加后(3~5阶),左右边振动逐渐消失,底边产生振动;随着频率继续增加(6~7阶),框架左边又出现振动;最后频率到8~10阶后,底部振动消失。 =3\*GB3③振动主要集中在中低阶频率(0~160Hz),分布在框架的左右两边下半部分、底部(3~7阶)、框架上边中心处。 改进意见: =1\*GB3①在框架的上边中心处振动会直接影响到下部钻头的加工精度,因此必须抑制其振动,可通过材料的增强、结构减振设计或施加减振装置实现,这些措施对于框架左右边的减振控制亦可。 =2\*GB3②框架底部由于其本身约束较多,减振较难实现,且其振动频率范围不是很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