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万方数据 西方产权理论的发展及启示南方金融李明(1937卜文为标志的。他对产权理论的贡献主要包插原因是为了节省交易费用。3、认为企业是市场的替非零交易费用的分析使人们意识到制度对效率的重要行为。威廉姆森(1971)指出:如果交易中包含一种关系的专用性投资,则事先的竞争性交易将被事后的垄断和买方独家垄断所取代,从而导致专用性资产的准租金据为己有的“机会主义”行为。这种机会主义行为会导致专用性资产投资无法达到最优并使合约的谈判和执行面临更大嗣难,造成现货市场的高成本。而且,资产的专用性越高,这一趋势越明显.因此,纵向一体化管理的企业可以替换现货市场。格罗斯曼和哈特(1986)给出了一个不完全合约的模型.探索了纵向合并的问题。他们认为企业是一个资产的联合其基本思想在于,在经济吐界中进行交往的两个主体之间往往可以通过签订台约进行,有价的合同权利分早期委托代理理论主要研究受托人道德风险问题,即委托人如何没计一套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促使代理人采取利于增进委托人收益的行为选择,或者使代理人的目标函数与委托人的目标函数趋于一致。后来则有学者分析委托人的道德风险问题。阿克洛夫和罗墨(1993)在解释“储蓄与贷款协会”的破产危机真正的原因所提出的所有者掠夺的~般模型。Shleifer和Vishny(1997)认为股权集中在少数大股东手中。导致另一类代理问题的产生,即控股股东掠Porta等(1999)更是认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公司主要的代理问题足控股股东掠夺小股东.而不是职、IE经理侵害外部股东利益。Claessens等(2002)也认为,在大多数周家,控股股东掠夺小股东是非常重要的委托一代理问题。提出委托人(主要是控股东)道德风险问题是重要的委托代理理论的重要(华南理工太学工商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41)进行。西方产权理论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并且形成了一个较成熟的理论体系。本文比较分析了西方产权经济学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经济学界对所有制与产权问题的研究主要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所有制理论范式展开,而从90年代开始,这类研究则更多地是按西方产权经济学(主要是西方现代产权理论)的范式进行。在西方产权经济学体系巾,对我国改革借鉴意义最大的有i方面理论:一足企业理论,二是公司治理理论,三是转型期产权改革理论。一、西方企业理论自科斯在t937年发表《企业的性质》以来,西方企业产权理论发展极为迅速,仅就科斯理论发展形成的产权学派的企业理论就形成了如下分支:(一)科斯的企业理论。科斯企业理论的形成是以科斯发表《企业的性质》1、提出了交易费用的概念,将经济学对经济的研究引向现实。2、解释了企业的契约性质和企业存在的代物,=者的替代取决于交易费用的高低。4、关于性。在科斯看来,社会资源的配置,不论采取企业制度,还是市场制度,或是政府管制方式,最莺要的根据在于产权清晰程度。(=)企业契约理论。张五常(1983)认为企、№和市场的不同只是个程度问题,寻找交易定价的成本会自动在市场定价和企业代理人定价两种契约安排中做出选择。由威廉姆森等创立的资产专用性理论将企业看成是连续生产过程之间不完全合约所导致的纵向一体化实体,认为企业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在合约不可能完全时,纵向一体化能够消除或者减少资产专用性所产生的机会主义体,而他们要做的I作:是把这些资产的边界确定下来。为两种形体:特殊权利和剩余权利。(三)委托代理理论。夺小股东。析La+本文受广东省哲学礼会科学“十五”规划项F1(项日编号:05D一01)资助。2007年第10期(总第374期)SouthChinaFinance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产权理论研究更多地是按西^产权经济学(主要是西方现代产权理论)的范式体系的企业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及转型期产权改革理论。关键词:企业产权;公司治理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41—2007(10)--0034—03收稿日期:2007—09—17作者简介:李明(1976一),男,安徽安庆人,华南理工大学上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球Nfll02007GeneralNo374 万方数据 公司治理结构论战异常活跃,所涉及到的问题越来越于从声誉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公司或经理倾向于选择层的控制权,实现控制权从管理层到债权人的转移。作用,但实际效果值是怀疑。因为萤事会由执行董事事会结构的建议。约梅克(Yenmack,1996)与爱森伯分别利用美同和芬兰的数据研究表明董事会规模越Lorseh,1992)认为董事会规模最好为8-9人.最大不市场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公司之外存在一个买卖公司以通过接受公司外部收购者的报价来更换那些缺乏效率的公司经营者。从该理论可以推知.公司并购后被parker,1997;林毅夫,1997;刘芍佳和李骥,1998)。20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