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万方数据 ^7::≠盟,i,-,:l,2,L,玎(1)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政界I科教园地一、生态位理论艺(s,+4e)二、基于生态位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摘要:基于生态位的态势理论,提出了构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原则,设计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并以10所高校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提供借鉴。关键词:生态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途径,成为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性创新的主力军,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因而如何有效、科学地建立合理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对推进高校内部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具有重要意义。生态位(niche)一词最早由Grinnell(1917)给予定义,“恰好被一个种或一个亚种所占据的最后单位”。Elton(1927)认为,“一个动物的生态位表明它在生物环境中的地位及其与食物和天敌的关系”,强调物种与物种之间的营养关系。Hutchinson(1957)利用数学上的点集理论,把生态位看成一个种生态条件的总和,将生态位拓展为既包括生物的空间位置及其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地位,又包括生物在环境空间的位置,即所谓的多维生态位。生态位的态势理论认为,生态位包括“态”和“势”两方面。“态”是指生物体单元的状态(能量、生物量、个体数量、资源占有量、适应能力、智能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等),是生物体过去生长发育、学习、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积累的结果;“势”是指生物单元对环境的现实影响力或支酉e力,如能量与物质交换的速率、生物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占据新生境的能力等。生态位是描述某个生物体单元在特定生态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地位和作用,是某生物单元的”态”和“势”两方面的综合。因此,在考察某生态系统n个生物单元中生物单元i的生态位时可以用下列方程式来表示:口陈元其中,N.为生物单元i的生态位,S.为生物单元i的态,P.为生物单元j的势,S,为生物单元j的态,P为生物单元j的势,A和A为量纲转换系数。按照生态学观点,“任一生态因子总要与周围环境经常不断地处于相互交换之中”。类似地,高校也处在由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因素构成的环境中,并与之有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而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正是高校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利用人才和资源优势,通过与环境及其它高校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具有的创造知识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因而根据生态位的态势理论,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归根到底是其科技创新总投入的“态”与科技创新总产出的“势”的相对比较。(一)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1.系统性。要求指标体系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全面、客观地反映高校科技创新状况的全貌和各个层面的基本特征,形成明晰的框架结构。2.科学性。要求指标体系应符合高校科技研究活动的客观规律,所选取的指标能体现科技研究活动的性质、特点,指标的选择和层次的划分应准确恰当,同时要注意保持总量指标与均量指标、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之间的平衡性,确保指标的独立性和代表性。3.可比性。应当充分考虑不同类型、不同区域高校统计指标的差异,在具体指标选择上必须是各高校共有的指标,统计口径和范围应尽可能保持一致。4.可操作性。要求评价指标既能真实地反映我国高校的科技创新状况,又是能通过现有统计资科和检索工具直接获取的具体数据,使评价建立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基础上,保证评价结果的可信度。16广乐科技200804总第185期 万方数据 Ⅳl:里,川,2,L,刀(2)科教园地l政界墨=坞(“:,∑岣/%,,押。∑“,,%)。⋯’∑(置+曰)s‰=s13J/maxS.3J:1只=H(屹。∑y3/呓.』饥∑坞J%.,)p。,F玉,=足.3.,/max示第i所高校在№指标的数值,%.,(i=1,表1基于生态位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二)指标体系的确立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借鉴了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的“中国大学评价”和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同时参考了区域创新能力、高校科研绩效等多套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不断的增减、修改和调整,最终构建了由两个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和32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基于生态位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见表1。(三)评价过程1确立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因子集。根据上述评价指标体系,可得指标层因子集U=fu31,U笠,L,U316,v31,V露,L,V3162.归一化处理。由于各统计数据往往存在不同的量纲,因此需进行归--化处理,具体方法如下: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