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生物教学中引入概念图策略的实验研究 徐洪林成都市树德中学刘恩山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100875 摘要:在一些国家,概念图作为有意义学习的一种有效策略已广泛研究和应用。本研究以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概念图作为教与学的策略,研究了在生物教学中使用概念图策略对于提高高中学生生物学业成绩的效果。结果发现:(1)使用了概念图策略的实验班,生物学业成绩明显优于控制班。(2)使用概念图策略没有性别上的差异。 关键词:概念图有意义学习生物教学 (一)前言 概念图(conceptionmaps)是由节点和连线组成的一系列概念的结构化表征。概念图中的节点表示某一命题或领域内的各概念;连线则表示节点概念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概念图的研究缘起于Novak等人的A—T课研究。他们发现一些低年级的儿童已经可以根据其对某一问题的理解,能独立地画出概念图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教师运用概念图进行教学,能更好地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Barenholz和Tamir,1992),。能更有效地监控自己的教学过程和自身概念的发展(Beyerbach,1988),在教学中更为强调概念和原理的重要作用(Novak等),从而提高教学效果(Bernard,1992;Wafaie,1997);学习者运用概念图进行学习,能促使学习者进行有意义学习,能更好地组织自己所学的概念,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概念在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和意义,有效地降低自己的焦虑水平(Novak,1991),从而提高学习效果(Arnaudineta1.;Roth,1994等)。 上述研究多数在西方国家中进行。多数样本来自大学生,至今还未见以中国内地学生为样本的该类实验研究。本研究是以我国高二年级学生为样本,研究了生物教与学中使用概念图策略的效果及使用概念图的性别差异。 (二)方法 1.实验设计。本研究中,以画概念图为自变量,以生物学业成绩为操作变量,即实验班教师运用概念图策略进行教学,学生以画概念图为学习策略;控制班的教师和学生则以传统方法为教与学和策略。用学生的生物学业成绩进行实验后测。在实验中尽量控制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干扰。 2.抽样。本研究从阳安中学高二学生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确定了一个实验班(56人)和一个控制班(64人),总人数为120人,其中男生99名,女生51名。平均年龄16.8岁,最大年龄为20岁,最小年龄15岁。 3.实验操作。实验班运用概念图策略进行教与学。其方法是: (1)学生预习课文,找出新概念。 (2)教师以概念图技术组织教学材料和课堂教学,重点分析新旧概念间的各种关系。 (3)学生联想并写下联想到的概念,分析各概念间的关系。 (4)构建某一命题的概念图:①学生将概念写于一张张小纸片上。②根据纸片上概念间的关系确定各纸片摆放的位置。③将步骤②中概念间的位置关系复制到一张纸上。④用线段或箭头连接各概念。⑤逐一分析线段两端概念间的关系,并用适当的词标注于线段或箭头上。⑥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概念图并做评价。 按上述步骤,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下图是一位学生在学完矿质代谢后将各节所绘概念图进行整理所得的关于“矿质代谢”这一命题的概念图(图1)。 新陈代谢一章学完后对学生进行了后测。后测采用“生物学业成就”测试。该测试题按Okebukde等(1988)所编制的生物成就测试题的思想、格式进行设计。以新陈代谢为内容,按Bloom目标分类中“理解”以上层次编制,经三位资深生物教师修改、缩减成50小题。 在整个实验中,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控制无关变量。如后测及评卷均由不知情的教师完成。 我们的假设是:实验班的生物学业成绩优于控制班。在使用概念技术上,男性优于女性。 (三)结果与讨论 参考资料 1.BarenholzH,TamirP.Acompehensiveuseofconceptmappingindesigninstructionandassessment.ResearchinScienceandTechologicalEducation,1992,10(1):37~52 2.BeyerbachBA.Developingatechnicalbocabularyonteacherplanningpre-serviceteachers’concept-map.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1988,4(4):339~347. 3.BernardRM,NaiduS.Post-questioning,conceptmappingandfeedback:Adistanceeducationfieldexperiment.BritishJournalofEducationalTechnology,1992,23(1):37~52 4.Mohamed-WafaieAEl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