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实践研究 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 ●丁敬达1,杨思洛2,邱均平3 (1.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上海200444;2.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3.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论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模式* 摘要:对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模式进行研究,有利于引导虚拟环境下的学术交流活动,创建良好的在线知识交 流环境,促进知识共享和创新。在对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类型和交互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学术虚拟社区存在基于会 话、链接、引证关系的3种主要知识交流模式,并进一步归纳出基于会话关系的16种基本知识交流模式、基于链接关 系的3种知识交流模式和基于引证关系的两类知识交流模式。 关键词: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模式 Abstract:Researchonknowledgeexchangemodeinthevirtualacademiccommunityhelpstoguidetheacademicexchangeac- tivitiesinthevirtualenvironment,createagoodonlineknowledgeexchangeenvironment,andpromoteknowledgesharingandin- novation.Basedontheanalysisoftheusertypesandinteractiverelationshipsinthevirtualacademiccommunity,thispaperpoints outthatthereare3majorknowledgeexchangemodesinthevirtualacademiccommunity,thatis,basedondialog,linkandcita- tionrelationships.Thepaperfurthersummarizes16typesofbasicknowledgeexchangemodesbasedondialogrelationships,3types ofknowledgeexchangemodesbasedonlinkrelationships,and2typesofknowledgeexchangemodesbasedoncitationrelation- ships. Keywords:virtualacademiccommunity;knowledgeexchange;mode 自Rheingold于1993年最早提出虚拟社区的概念以指导人们提高工作效率,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对学术虚 来[1],国内外以企业组织为背景的商业、社交类社区知识拟社区知识交流模式进行研究,有利于引导虚拟环境下的 交流和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而对以科学研究为主的学术交流活动,创建良好的在线知识交流环境,促进知识 学术性社区知识交流和管理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王东共享和创新。 认为,学术虚拟社区具有社区的一般性,也有着虚拟环境 1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类型和交互关系 下为学术交流组建社区的特殊性,一般性在于其社区成员 以共同的兴趣为基础进行互动、交流,特殊性在于其学术徐美凤、叶继元认为,知识交流与共享是学术社区存 [] 交流的内容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信息、数据、知识,而是在与发展的基础3。用户是虚拟社区的参与主体,因此, 具有一定探索性、前沿性、创新性的学术知识,其内容是他(她)们之间知识交流和共享的互动关系决定了虚拟 知识层次的象牙尖[2]。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深入发展,社区的形成,推动了虚拟社区的发展。 Web2.0、Web3.0等时代的到来(论坛、博客、网摘、1.1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类型 维基、云计算等),开放存取运动的开展(E印本、机构学术虚拟社区以其鲜明的学科主题吸引着具有相同专 知识库等),网络出版的进行(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在业背景、研究兴趣的人员广泛参与,虽然具有自由、平 线评论等),学术虚拟社区已成为科研工作者知识交流和等、开放、共享等特征,但虚拟社区是以真实社区为蓝本 共享的重要场所。而模式是对现实事物内在机制以及事物构建的,两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真实社区的各种观 之间关系的直观描述,是抽象化的范式,良好的模式能够念规范必然会渗透到虚拟社区并得到体现[4]。学术虚拟社 区成员的真实身份虽然隐藏在自己的ID背后,但通过其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学术虚拟社区知识发布的文本、数字、符号等与其他成员进行互动和交流, 交流的模式与规律研究”(项目编号:12YJC870006)和国家社会这些知识信息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便形成了ID身份 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网络开放学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