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例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邮编404600重庆市奉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卢先琼小学高级教师13594854745 创新教育是以人的创造欲为前提,启迪和开发人的创造潜能的教育。创新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同单元、不同课文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如果教师能根据教材的特点,设计出富有创意的教法进行教学,就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师创新精神的感染,逐步增强创造意识。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和造就具有创造性个性品质的高素质人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营造创新氛围 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创新的基础。激发学生兴趣关键要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用各种形式创设情境,精心设计问题,并给学生提供思维的广阔空间,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并总结规律,大胆质疑问难,敢于提出假想,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刨根究底的欲望。这样,学生在探索中就会感到成功的乐趣,增强创新的意识。例如我在教学《棉花姑娘》时,为了给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广阔的空间,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听棉花姑娘的哭声,再大胆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说说:“棉花姑娘为什么要哭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兴趣盎然的进入到学习之中。学完课文后,我又出示了几幅图片,如:猫头鹰、蛇、蜻蜓等,如果棉花姑娘请它们治病,会怎么说呢?教师充满鼓励性的语言,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美妙的想象中,学生不仅了解到了一些益虫的作用,还开通了创新思维的渠道,他们每一个回答无不闪耀着智慧的火花。 二、鼓励质疑问难,激发创新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常常质疑会激起思维的不平衡状态,以求新的平衡。从而促使学生敏捷地、主动地、灵活地、独创性地思考,发展创造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巧设问题,善于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首先,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和途径:1、从课题入手质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和窗户。引导学生根据课题找出题眼,据此发问。如看到《争吵》这一课题,有的学生就会问:“谁争吵?为什么争吵?争吵过后怎么样?”如此以来,使教学指向清晰明快。2、抓住关键词质疑。关键词是指对全篇课文的理解有着重要作用或不容易理解的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质疑,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有事倍功半的效果。如《沉默》一课,引导学生由沉默入手,谁沉默?为什么沉默?沉默过后怎样呢?3、抓住人物语言质疑。语言能深刻地表达文章的内涵。如《检阅》一课中观众说的两句话:“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呢?由此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4、抓情节空白质疑。有些课文在表达时是含蓄的,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如《月球之谜》这课有一个段落就是一个省略号,学生在标划自然段时,都忽视了这一段,教学时引导学生思考,这省略号算一段吗?如果算,为什么呢?学生通过思考知道了省略号是省略了月球许许多多的谜。教师可以抓情节空白引导学生质疑,还有哪些谜呢?激发了他们想象的火花,更激发了他们探究的欲望,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其次,教学生释疑。学生总在“感其形,思其因”的过程中产生困惑、产生疑问,教师要提倡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困惑处,疑难点。敢于“打破沙锅问到底”,敢于否定书本、工具书或名人的想法、说法。一般的问题可组织学生查工具书解决;关键重点、难点的问题,可组织学生集体讨论,最后教师适当地讲解和点评。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第一步。在不断生疑、不断发问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便会产生新颖、独到的见解。如我在教学《笋芽儿》一课时,一个孩子就提出说书上的“笋芽儿脱下一件件衣服,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有问题,当时我一楞,随即便镇定下来,鼓励她说出自己的理由,她理直气壮的说:“竹林那么宽,应该是长成了一株株健壮的竹子。”话音刚落,教室里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原来书上是就一株竹子谈的,这个孩子是从整片竹林谈的,角度不一样,考虑的问题就不一样。教师必须鼓励孩子敢于向书本质疑的勇气,必须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创设自由空间,发展创新思维 学生是有个性的认识、实践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在学习上,教师不应一味地要求学生循规蹈矩,而应该给学生多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把“问”的权力交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并注意引导学生在这些过程中敢于打破思维定势,激励学生主动探索,正确面对挫折,善于借助想象进行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也就是说,在引导学生认识事物时,